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诽谤木”的由来是什么?

“诽谤木”的由来是什么?

据《淮南子·主术训》上说舜在各交通要道设立诽谤木,让人民书其善否于木上,以表王者“纳谏”。由于此木立于街道口,因此也成了一个标志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路标作用也就更大。秦始皇废除诽谤木,统治者变得独裁专制起来。汉代恢复,但已不是用来纳谏,而是叫“桓表”,“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柱出,高丈余,贯柱四出”。后来“桓表”改名“华表”,则纯属标志性了。

2,中国有这样一个标志,如图,这个叫什么?求解

华表:建筑名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 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名字叫华表。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柱顶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 据史书上记载,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 不过,天安门前的这对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那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机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 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天安门前的华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柱头、柱身和基座。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又叫“承露盘”。汉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这种形式便流传下来,并且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华表的柱头上也有瑞兽,名字叫“犼”。古人创造出很多瑞兽,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寄托着人们祈福避祸的愿望。“犼”是一种形似犬的瑞兽,根据所在方位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望君出”。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望君归”。 华表的柱身呈八角型,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龙身外布满云纹,汉白玉的石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真有巨龙凌空飞腾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 华表的基座称为须弥座,这是借鉴了佛教造像的基座形式,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只小石狮,头的朝向与上面的石犼相同。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一般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华表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做“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未,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也就是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工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肠路也/崔豹所言华表木的形状与现存的天安门前的华表大致相同。只是华表的‘谤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谏言,而为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名为“木锋”,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锋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锋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 还有人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一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一种型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蟋龙云纹,柱头有云板,校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

3,华表的象征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今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是以巨大高耸的圆柱为主体,通身塑有缠柱云龙,柱上横贯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云际。 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 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扩展资料 相传尧时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远古的华表皆为木制,东汉时期开始使用石柱作华表,华表的作用已经消失了,成为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等前的大柱。华表通常由汉白玉雕成,华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莲花座或须弥座, 上面雕刻有龙的图案,蟠龙柱上雕刻一只蟠龙盘于柱上,并饰有流云纹;上端横插一云板,称为诽谤木;石柱顶上有一承露盘,呈圆形,因此对应天圆地方,上面的蹲兽为传说中的神兽朝天吼,或称为望天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表

4,形容“诽谤”的成语

抱柱含谤、谗口嗷嗷、恶言不入于耳、恶意中伤、非誉交争、非圣诬法、蜚语恶言、分损谤议 抱柱含谤【bào zhù hán bàng】 【解释】: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坚守信约却遭到诽谤。 谗口嗷嗷【chán kǒu áo áo】 【解释】:谗:讲别人的坏话;嗷嗷:形容七嘴八舌地诽谤人。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 恶言不入于耳【è yán bù rù yú ěr】 【解释】: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恶意中伤【è yì zhòng shāng】 【解释】: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示例】:他只会一味地~别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恶意中伤的行为是一种从本质上败坏的行为。 非誉交争【fěi yù jiāo zhēng】 【解释】:非:同“诽”;交:交替;争:争执。诽谤和赞誉交织在一起,争持不下。 【出处】: 《韩非子·南面》:“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乱矣。” 非圣诬法【fēi shèng wū fǎ】 【解释】:非:讥议;圣:圣人;诬:诽谤;法:法度。讥议圣人,诽谤法度 【出处】非圣诬法,大乱之殃。 《汉书·金日磾传》 蜚语恶言【fēi yǔ è yán】 【解释】: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分损谤议【fēn sǔn bàng yì】 【解释】:分:分担;损:损坏;谤:诽谤。同受别人的非难指责,分担责任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

5,形容诽谤的成语

首先,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同时,诽谤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例如《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其次,关于诽谤行为的成语非常多。例如“恶意中伤”“蜚语恶言”“颠倒黑白”等等。

6,汉文帝的名言

刘恒说法制: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十二月,文帝在与大臣们讨论司法问题时说:“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他还说:“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



刘恒说自己:汉文帝前元二年十二月,在两个月内连续出现两次日食后,文帝即诏告各地官员:“…。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



刘恒说批评:汉文帝前元三年三月,文帝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刘恒说农业:在汉文帝前元三年元月和前元十三年五月,文帝分别说过:“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米。”“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刘恒说生死: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文帝崩于未央宫,终年四十六岁。其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7,诽谤在古代和现在各是什么意思?

最早的华表出现在尧舜时期,是木制的,当时称其为“诽谤木”。哎!各位别误会,当时的“诽谤”不是诬陷别人的意思,而是“纳谏”的意思,即为了征求民众的意见而设于路边的木桩,人们可以在木桩中写下自己对当权者的意见及建议,以示“参政”。华表在当时又被称“表木”,即我们今天的路标,用以给人们提示方向。到了秦汉,“诽谤木”还在,但再没有人敢“诽谤”当权者了,它的质地从木制变成石制,位置也从路旁搬到了帝王宫殿的门口。后来,“诽谤木”便成了当时帝王们显示权利的特殊陈设品,用以标榜自己有尧舜之贤、广纳民意。又将“诽谤木”更名为华表

现代意思即为莫须有的言论和行为诬陷别人的意思

8,古代击鼓最初不是为了鸣冤,那是为了什么?

我们大多都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桥段:被地方豪绅欺负或者说蒙受了很大的冤屈的主人公,会去往当地的县衙,在衙门门口击鼓鸣冤,希望县官就会为他们主持正义、还他们一个清白(虽然大多都是徒劳)。 其实在古代也的确是有击鼓鸣冤的这一用法,但这是到了明清时期才为来不及写诉状的老百姓设置的,在之前的朝代也一直在衙门门口设置的有一面大鼓,但这面打鼓实际上可不是击鼓鸣冤用的。 原来,在明清还要往前的朝代,衙门门口的打鼓是用来当做县太爷的下班铃声使用的,这就和我们今天的电铃差不多,当打鼓一响,县太爷也就知道自己可以下班休息了,而寻常百姓也就都知道县太爷休息去了,也就不会有人再在这一天来打官司了。 并且,击鼓鸣冤并不是明清时期官司的必经程序,一般而言,如果百姓想要状告某人的话,需要提前写好诉状提交衙门,然后再由县令审理。 而击鼓鸣冤又叫做“登闻鼓”,是只有当百姓蒙受了巨大冤屈并且走正当程序无法得到受理的时候才会出现的,这时候百姓一般都会找上层官府以及主持公道的权贵帮忙。 并且,这一类情况只能够通过击鼓鸣冤解决,是不可以半路拦官车申诉冤情的,否则很有可能反而被治罪。所以大家平时看电影电视剧图个乐呵就行了,要是想学历史知识的话,还是只有多看书。

9,古代人为什么要击鼓鸣冤

古代各级地方衙门口,都设置一面喊冤鼓,供老百姓鸣冤之用。据传,鸣冤击鼓的先例是由一位少女所开,被汉高祖刘邦采用并形成定制。 相传,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登基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胡作非为。一天,京城少女苏小娥正在街上行走,恰遇浪荡皇侄,他见小娥貌美若仙,心生邪念,遂上前调戏。只听“啪”的一声,小娥一巴掌扇到皇侄脸上。皇侄在众人面前挨此一掌,岂肯罢休,骂道:“不识抬举的贱娼,我要你立死此地!”言毕,夺过随从手中的齐眉棍,使劲向小娥头上砸下。只听“咣当”一声,皇侄举起的木棍断落在地。皇侄一愣,定睛一看,救人者原是个彪形大汉,遂令随从动武。 岂料,一随从举剑刺向大汉时,大汉猛地一闪,锋刃却捅进了趋前挥棍的皇侄肚腹,皇侄倒地身亡,随从们急忙抬起尸体回府。那误杀皇侄的爪牙便串通同伙,栽赃说皇侄是大汉所杀。刘邦获悉,下令将大汉捉拿收监,定处死刑。 脱险的苏小娥得知恩人将被问斩,深感不安,决定去闯金銮殿。但皇宫戒备森严,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日,小娥和妹妹各持一小鼓、一小锣,来到金殿门前,突然猛击锣鼓,连声高喊:“冤枉!”,锣鼓声频传,惊动了刘邦,他下令拿当事人上殿。 小娥胸有成竹,见了皇上从容答道:“万岁,小娥若不击锣鼓,咋能面君,我的冤情又咋能申呢?” 接着,小娥便把皇侄劣迹、随从恶行一一陈述,继而又恳切地说:“万岁你切莫屈杀英雄,小女冤枉事小,朝廷声誉事大啊!”刘邦听毕,觉得言之有理,遂提囚犯与皇侄随从对质,随从见抵赖不过,只好招认误杀。 刘邦十分愤怒,厉声吼道:“小奴才,跟随王爷不劝其走正道,还断送其命,诬陷他人,寡人今日亲审此案,方知真情,差点错杀英雄。来人,将小奴才推出去斩了!” 好汉被释放回家,百姓闻讯,无不赞颂高祖英明。 苏小娥击鼓鸣冤这一举动,倒给刘邦一个启示,为方便百姓告状,他特下圣旨,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到了清代,规定“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方可击鼓。上诉程序从基层到各衙门仍不得申冤者,方许擂鼓,否则要处以重刑,而且擂鼓之声并非都可“直达圣听”。看来,苏小娥是最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