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科普3d画的由来
科普3d画的由来
提示:

科普3d画的由来

1.3D的由来: 3D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英文:3D Street Painting 国内译为:3D画、3D街头绘画、街头地画、3D地画、街头立体画、三维街头地画、街头三维地画等。 3D绘画艺术打破立体制作与二维视觉界限,让观者视觉与平衡感发生“错觉”。 艺术家使用绘画中俗称的“障眼法”,再配合***新的技能、灯火折射与立异的点子,随着赏识者观看角度的不同,所发生的视觉认知盲点与赏识著作的心思感知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感知交融的冲突形成荒唐的美感和真实感,是一种融合透视学、规划学、几何学、心思学的艺术形式。 严格意义上的3D墙地立体画发源于国外,有着长达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开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秉承后现代绘画理念,诞生于西方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开始是一些严肃艺术家的长期研究出的创造效果,后成为西方先锋街头艺术家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一种方式,它创造本钱低价,受场所约束程度低,发挥的自由度大,因而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些西方草根艺术家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又由于它颇具娱乐精力与诙谐效果、易于与流行文化元素相关联,加之场所敞开,创造与展现进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打破了民众与传统绘画艺术殿堂的隔膜感,因而很简单遭到参观者的认同、喜爱与欢迎。在这些艺术家中并没有单单只创造3D墙地立体画,都是有一些3D地画家来间杂在地画创造中。近年来涌现出一些致力于创造的艺术家。 2.3D画的原理: 要了解3D立体画成像原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立体图像的概念。立体图像通俗的讲就是利用人们两眼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原理在一个平面内使人们可直接看到一幅三维立体画,画中事物既可以凸出于画面之外,也可以深藏其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们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与平面图像有着本质的区别, 平面图像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二维关系,人们看到的平面图也有立体感。这主要是运用光影、虚实、明暗对比来体现的, 而真正的3D立体画是模拟人眼看世界的原理,利用光学折射制作出来,它可以使眼睛感观上看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关系。是真正视觉意义上的立体画。立体图像技术的出现是在图像领域彩色替代黑白后又一次技术革命,也是图像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解决该问题成为艺术进步和艺术史书写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教堂壁画、天顶画、市政大厅、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极好的模拟场所。3D街头地画可看作这一艺术逻辑在当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伸。所谓3D地画,顾名思义就是将画作展示于地上以求得立体的艺术效果,或直接以地面为载体进行绘画创作。3D地画,则将“艺术效果特殊化”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它以室外地面为媒介,利用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令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D地画中的景物立体、细腻、逼真,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3D画的起源与发展
提示:

3D画的起源与发展

2005年,国内首位3D地画艺术家齐兴华(Qi Xinghua)将3D地画艺术引入中国,他的首张3D地画《漩涡》(原名:与一个坑)在--北京(北京大学、北京鼓楼、清华大学、颐和园、圆明园、)等地都做过现场展示,并引起了一定规模的轰动效应。他的3D地画《古龙今韵》又参加了奥运会等展览,2009年《古龙今韵》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标志着街头地画正式被主流艺术所接纳。2010年5月16日,齐兴华的3D立体地画作品《唐吉可德》经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官方测量认证,以535.3㎡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3D立体地画,齐兴华也成为首位打破3D绘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艺术家。在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下,3D地画已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具备了一定的认同度与美誉度,但总体来讲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大众对这种艺术形式仍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对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2016年1月5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磁涧镇邀请专业绘画团队,将美丽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利用该镇乡村沿街工厂、居民房屋墙体等创作出一系列时尚3D艺术画。勇猛的蜘蛛侠,调皮的阿童木,呆萌的功夫熊猫,婀娜的美人鱼,可爱的忍者神龟,飞翔的汽车等一幅幅栩栩如生、跃上墙头的3D立体画面,铺满了整个磁涧镇礼河村沿街居民住房墙体,就连街头的旱厕也被画上3D扑克牌上的“皇后”“国王”立体画。时尚艺术与乡村景物相映成趣,扮靓了整个乡村街道,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又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