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年轻博士张炘炀的评论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2011年10月,张炘炀接受采访时表示,曾要求父母全款在京买房。 电视访谈>>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长大要成人 相关评论>>教育观察:从未经受挫折的神童很危险 各方观点>>观点:不是神童出了错 而是社会生了病 >>观点:慎言“张炘炀被父母毁了” >>神童教育反思:警惕培养“长短腿”孩子 相关报道>>图片报道: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成长历程 >>16岁北航少年博士将至少延期一年毕业 >>16岁博士生张炘炀遗憾没在高中辛苦一回 >>“最年轻博士”称让父母在京买房只因不想当北漂 >>中国最年轻博士张炘炀:我不能让所有人理解我 个人资料 张炘炀 现在就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2011级) 家庭成员: 父亲:张会祥 母亲:吴慧娟(蒙古族) 人物经历 名字蕴义 1995年7月8日,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高级中学。父亲张会祥为他取名“炘炀”,意思就是温度高、火热。名字中的几个字颇为生僻,现在各种报道中,张炘炀也以讹传讹有了三个版本的名字:张炘炀、张炀、张新炀。不过,无一例外,名字中的字都有个“火”旁,也许这和当时出生时候的天气有关。不过,老张应该没有想到,现在的小炘炀会这么火。 不断跳级 孩子渐渐大了,张会祥也渐渐发现,儿子够聪明:两岁半时,就曾在三个月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令家人大为吃惊。2000年秋,张会祥联系熟人,将刚满六岁的孩子送进小学。只用了一个月,张炘炀 张炘炀就转升二年级。结果二年级读了一个月,三年级用了四个月,随后张炘炀跳过四年级,直接读五年级,又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读完。一年后,炘炀进入初中。六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张炘炀只用了两年。还好,“初中”对于张炘炀来说还算平稳,初一初二都好好念了。直到初三下学期,老师开始向张会祥反映,炘炀不能好好听课。既然这样,张会祥便把孩子带回了家。等到新学期开学,在家自学半年、算是“初中毕业”的张炘炀便直接跳级到盘山县高中,直接读高三。
神童13岁念大学,17岁被中科院劝退,现状如何?
13岁能念大学,这已经是超越一切同龄乃至跨越几个年龄段的能力,在世俗眼光中,这就是天才。让人惋惜的是这位天才在以后的岁月里面并不能如我们所愿那样的成长,我们以为我们能收获一个能改变某些领域的神童,没想到,17岁,这位神童的发展赫然而止,中科院的退学,意味着他神奇的进步宣告结束。在后面的媒体报道中,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有着缺陷的天才神童,很遗憾,因为家庭的教育,导致了他生活上的不能自理,故事的最后,退学后的他,正如所有凡人一样,安安稳稳的工作赚钱,再也没有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但,这或许也是一种幸福。 从这位所谓的伤仲永的故事中,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家庭成员的性格以及行为都会对小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我们要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去培养小孩子的个人动手能力,这不止包括日常生活的自理,同时还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只有正确的独立自理能力,才会让孩子尽快的成长,毕竟,过度的溺爱与帮忙,会让孩子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将会导致孩子生存能力的低下,最终酿成大祸。 第二点,注重孩子的精神力量的培养。这种精神力量包含着意志力、冷静处理能力、思想品质等。精神力量的正确引导,对于小孩子在以后的生活着有着自我的抗压能力,在面对困境还有危险的时候,能合理的保护自己,并且克服困难,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点,家长要学会放手。有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去独立完成任务,而是家长的溺爱,身为家长应该在大部分时间内是引导孩子拥有成熟正确的三观,而不是一味的溺爱。
神童13岁考上大学,却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母亲说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苏轼曾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其一再强调众人,人生最大乐趣莫过于读书,人生上进的根基也在读书,只有时时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更好的人生。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强调,不读书没有出路。长大以后领导强调,读书培养素质,才是一个合格员工的素养。 后来即使到了年老的时候,还是得要读书,因为人老了,了解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差,不读书还真不知道外面的变化。 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读书中度过,不好好读书,极容易远落后于人和整个世界。但这里也有个问题,读书不仅仅需要执着和努力,但同时也要讲究技巧。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读书用于反馈现实。如若不然,也有可能弄巧成拙。现实世界经常有很多的神童,结果泯然众人,曾经的魏永康就是如此。 一、超级神童 魏永康出生于1983年的湖南华容县,他的家庭十分普通,但他们家里的人却一点都不普通。他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曾经为国立过功,但因为负伤,所以一直瘫痪在床。家里的所有一切都靠着母亲支撑着,但这个母亲却有着坚强的意志,不仅支撑起了这个难过的家庭,而且还有着顽强的意志要把孩子培育成才。 正因为如此,魏永康在两三个月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并且时常读唐诗宋词给他听。虽然那时候的魏永康根本不会说话,但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也是自然而然的对于诗文有了兴趣。 很快在他两岁的时候,爆发出了惊人的奇迹,据记载,当时他已经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紧接着等他成长到4岁,他就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而且还在母亲的加强训练之下,他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并且很快就毕业了,其智力发展水平远,超同龄人。 紧接着在1991年的时候,当时还只有8岁的魏永康,居然敢连跳几级直接进入省重点中学读书。虽然这一行为很不符合规矩,但是这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让所有的老师都无话可说。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孩子在13岁的时候,完成了高考,并且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然而当人们还震撼于他的神童之才的时候,他又在17岁的时候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了硕博连读研究生。 到此为止,这位神童的传奇已经震撼了所有人,甚至连全国人民都在新闻上看到了这个传奇天才,大家都纷纷对这个孩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且认为他是真正的超级神通。 二、母亲错误的爱 不过就在这位神童一往无前的时候,很快他就陷入到了巨大的困局之中。因为这个孩子虽然读书很强,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生活能力。正如当时老师所看到的场景,这位天才孩童在大冬天的时候,居然只穿着单衣拖着拖鞋在天安门附近逛,周围的人如同看怪物一样盯着他,而他本人也只是在瑟瑟发抖中默默的前进。 当时老师还十分惊讶,觉得他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结果后来一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根本没有一点的生活能力,他既不知道冷了要多穿衣服,也不知道出门的时候要穿上棉鞋,只知道冷得颤抖。那么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原来早些年,为了确保魏永康能够一心一意的读书,所以他的母亲负担了他所有的读书以外的工作。无论是吃饭穿衣服,还是各种生活用具,全部都被他母亲安排的妥妥帖帖。因此这个孩子除了读书以外,存活能力等于0,连一个10岁的孩童都不如。 也正因为这样的畸形发展,所以他在中科院研究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因为他根本不善于与人交际,也不懂得和老师交流,所以他只能自己选课题,自己进行研究。一个人力量远远比不上团队,所以他的成绩居然为0,而且即使他当年已经读了三年的研究生,但依旧被中科院在2003年给劝退回家。 三、堕落与失望 回到家以后,这个孩子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习惯,还是保持着一个巨婴的状态。在家里他除了读书以外,依旧是什么都不想干,甚至每天只盯着电脑。更值得一提的是,魏永康的母亲更是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她亲眼看着自己培育的儿子报废了,而且每天出门都会遭到所有人的嘲笑。有时候,这位母亲气得破口大骂,“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在采访的时候,魏永康更是说,自从回来以后,他的母亲天天在家里的墙壁上写打油诗,例如,好苗错移栽,未成栋梁材,土地贫缺肥,园丁无能耐,已将好苗误,疾首痛心怀!这些打油诗无一不是痛苦以及纠结的体现,魏永康也能明确的感受到母亲的失望,据他本人说,在他呆在家里的期间,墙壁上留了上百首这样的诗。 很明显,这位天才的读书之路走错了道路,他为了读书而读书,结果把自己读成了一个无用之人。而他的母亲对此也是应该负有责任,但是,母亲的爱是伟大的,结果却变成了这样一个样子,母子俩只能彼此相对无言垂泪涕泣。 四、幡然醒悟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魏永康的人生并没有就此终结,相反他还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迎来了新的调整。据报道,这位母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很快就进行调整,他首先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然后开始由原先的学习教育转变为生活教育。 这位母亲开始教儿子做家务,并且主动安排一些同学来找他交流,而且在忙家务的过程中,更是不断的向孩子强调生活的不容易。另外,因为母亲还特意安排儿子去体贴的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让他天天端茶送水,让他知道照顾人的重要性。 后来华容县人大副主任王佩群,也对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她给魏永康提了三个条件,那就是,每天走路来上班,没事要多多练习字,此外还要多与人交流。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以及监督之下,魏永康慢慢的摆脱了原先的巨婴状态,已经开始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 再到后来,他还和母亲学会了做菜,甚至还能够搞得一手好厨艺,并且还找到了一个老婆,还生下了孩子。成为了一个丈夫,成为了一个父亲,魏永康终于从原先的状态调整了过来。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还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目前已经转职做软件开发研究工作,他的人生终于正常,而且未来会更加美好。 结语 回头看这位天才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出很清晰的发展线。一个人只知道读书,并且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时候,这个人不懂得理解社会,也不懂得人际交往,最终只会沦为废品。即使他的学问再高,但不懂得与人合作,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变现。所以后来他被辞退,甚至还被母亲指责。 但是后来,伴随着他逐渐的融入社会,懂得了人际交往。很快他就拥有了老婆和孩子,而且再一次考了研究生,并且还有了新的工作。所以读书的根本还是在于脚踏实地,不仅仅要抬头仰望星空,还要懂得如何把知识变为现实。这位天才的人生真的是一个教训,我们这些人千万不要误入歧途,一定要引以为鉴!
13岁考上985的贵州神童,茅台承诺资助4年学费,为何仅仅1年就停了?
因为孩子在上大学后,没有继续努力学习,成了网瘾少年,所以茅台集团才决定暂停资助他。 对于一个“天才”儿童来说,或许他的成功会获得很多人关注,但是他内心想法,他这个年纪应该要如何度过是很少人去关注。13岁年纪毕竟还是处于孩童,就这样比自己大很多哥哥姐姐一起去读大学,对于他来说,可能真的很迷茫。所以,当他把更多心思转移到网络世界时候,可能认为才能找到自己。 事情是怎么样? 2009年,一名13岁“神童”男孩进入到了广大人民的眼中。年纪小小他就考入了双一流的农业大学,当时学校校长还亲自去车站接他。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所以茅台集团决定自资助他四年大学费用。但是在孩子读一年大学以后,集团决定不再资助他。 孩子在大学期间成网瘾少年。 集团之所以不再资助他,是因为他上大学后不久,就开始堕落,不再认真努力学习,最后的考试10多门功课,也只有2门及格。面对曾经天才少年,如今成绩下滑成这样,所以他们才决定不再资助这样“不学无术”少年。后面了解到,孩子进入大学之后,根本没办法融入到比他大同学当中去,他内心感到很孤独,所以他把自己心思都转移到了网络游戏上面,最后成绩就下降了。 最后,他迷途知返。 虽然,茅台集团放弃了他,但是学校并没有放弃他,联系了孩子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最后成功戒掉游戏 从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个孩子最后也是不负众望,在积极努力当中,走回了正道,也获得了很不错成绩,他对自己那一段“堕落”日子,也是感到很后悔,所以现在的他更加努力。
贵州一13岁神童考上985,茅台承诺资助4年费用,为何1年就停了?
贵州一13岁神童考上985,茅台承诺资助4年费用,之所以只资助了一年就停止了,是因为这名神童已经不在符合资助条件。 在2009年贵州一位年仅13岁的学生廖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985的大学,经过媒体的报道这名学生被冠以神童的称呼。这个在大山中走出的孩子很多人都对其寄予厚望,因为小小的年纪在没有人辅导的情况下,取得了远超很多大人的成绩,的确是未来可期,而在贵州的茅台企业也关注到了这名神童,并主动与其取得了联系,因为廖崴家庭条件并不好,想要完成四年的学业这笔花费对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而茅台集团本身就有资助本地品学兼优学生的计划,而且还承诺在其毕业之后给予其待遇丰厚的岗位,这样条件的确很诱人。但是只是经历了短短的一年,茅台集团就停止了资助,下面就来说一说原因: 一、迷失在大学中的神童 在廖崴进入大学生活后,因为从小生活在贵州的深山里,有过太多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这些东西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充满了诱惑力,而廖崴也很快就迷失在了大学生活中。 二、无法融入的生活 廖崴虽然成绩很优秀,人也特别聪明,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原因,并没有太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导致了其对大学生活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沉迷于网络,导致功课亮红灯,茅台集团基于这种情况就终止了对其的资助。 三、痛下决心,破而后立 经过农业大学校长的开到,廖崴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选择了重修大学的课程,最终以研究生身份毕业。 你知道贵州一13岁神童考上985,茅台承诺资助4年费用,为什么资助了一年就停了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