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以柔克刚是什么意思
以柔克刚是什么意思
提示:

以柔克刚是什么意思

以柔克刚的意思是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出自三国·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道德经》:老子对以柔克刚最好的诠释 《道德经》讲自然之道,讲辩证之法,讲阴阳相和。言简意赅,字字玑珠。在这部令后世人解读不尽的书中,老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以柔克刚”。 他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他说“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这些说法中都包含着一个观点,那就是“以柔克刚”。我是十分认同这种观点的,以柔克刚其实是在把握了宇宙万物运行规律后的一种极其高明的“方法论”。在处理事情时,我们有时是不能依据相互对立的双方的所谓实力来判断胜负的,刚强自然有刚强的优势,但是柔弱也有柔弱的长处,就像太极拳,出步任意前而后,抬手随心高复低,柔软细腻,但与刚健有力的其它武术门类相较量时并不是不堪一击,反而能轻巧地取胜,不少人做过实验,太极拳中蕴含的“以柔克刚”的思想是很具有实战性的,只要上升到一定境界,用柔弱的太极拳打败刚劲的武术门类是完全有可能的。传说孔子问礼于老子时,一把年纪的老子让孔子看自己的嘴中什么不在了什么还在,孔子一看:牙不在了,舌头还在。于是明白了:牙齿坚硬,舌头柔软,这正是柔弱胜刚强啊。深刻的道理让孔子恍然大悟,觉得老子是“龙”一样的人。“以柔克刚”在自然中也能得到证明,狂风中折断的往往是那些坚硬挺直的大树,而柔软的小草往往安然无恙。 我认为“以柔克刚”是正确的是可以实现的,它有时其实是一种扬长避短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可它的实现也是需要技巧的,需要的是一种思想上的通悟,需要的是对老子真正的理解,是对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的真正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运乾坤于掌内,观古今于须臾。

以柔克刚的意思
提示:

以柔克刚的意思

以柔克刚的意思是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比喻避开对方锋芒,用温和手段取胜。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 《道德经》四十三章有载: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是老子对“以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原理的阑释,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可以渗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好处。 例句: 1、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2、他是个炮筒子脾气,如果你采取柔能克刚的办法,一定能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3、常言道柔能克刚,你没有必要硬来。 4、所以说,人们没有不好强的,但却很少有人能掌握“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这个微妙的道理。 5、从来都说柔能克刚,怎么公孙兄加了内力,变了绵式,反而更像支持不住的样子? 6、一把刀,用以柔克刚的毅力,硬是创作出举世无双的杰作。

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提示:

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用著名作家鲁迅的话说:“古之成大事者,必是 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之人 。”


用哲学家周国平的话说:“最优秀的男女是雌雄同体的。”

这一点,其实就是老子所倡导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思想。


《道德经》第28章的这句话便是最好的说明:“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用白话文理解:深知什么是刚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这里,老子所说的 “知其雄、守其雌”其实就是雌雄同体。而一个雌雄同体之人,为何就能常德不离,成为厉害之人?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01

所谓的雌雄同体,即为刚柔并济


古语有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万法,皆自无极。”在天地初开时,一切皆为混沌,但阴阳结合,合为二气,又生成万物。


我们看一个简单的太极图,黑色部分是白点,白色部分又是黑点,这便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两极,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两者协调才能稳定。


在老子看来,柔弱与刚强,亦如一阴一阳,一正一奇。两者不是对立面,而是刚柔并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