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行宫的作品原文
- 2,少年中国说全文(朗诵)
- 3,元稹法曲全部译文
- 4,前人说元稹的《行宫》是"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试解说一下它传达出的几层意思?
- 5,五言绝句(古诗)
- 6,请问元稹的《离思》是不是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的情诗?
- 7,古诗中 作者: 元稹的《行宫》的内容是什么?
1,行宫的作品原文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yuán zhěn】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注释:(1)寥(liáo)落:寂寞冷落。(2)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3)宫花:行宫里的花。(4)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5)说:谈论。(6)玄宗:指唐玄宗。
2,少年中国说全文(朗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年中国说
3,元稹法曲全部译文
《连昌宫词》——元稹
连昌宫长满了宫竹,年岁太久无人来管理,竹子长得高而密,枝叶纠结在一起。又有墙头碧桃,风吹落花纷纷的样子(红蔌蔌:落花纷纷的样子)。少年时曾因向皇帝进贡食物而入到宫中,唐玄宗李隆基正在望仙楼,杨贵妃一起倚着栏杆而立(太真:杨贵妃做女道士时的名字)。楼上楼前都是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鲜明闪烁照耀天地。归来后如梦又如痴,哪里能从容详尽地诉说宫中之事。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即寒食节,旧俗是日不许举火,只吃冷食),店舍无烟宫柳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怀志的琵琶压场。高力士传唤寻找念奴(名倡,善歌),念奴潜伴皇帝的随从侍卫人员过夜。片刻找到又接连催促,特别下令街上准许燃起烛火。春娇满眼睡红绡,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来到宫禁歌一声,李承宁(邠[bin]王。玄宗弟,排行二十五,善吹笛。)吹管笛。急奏整套的凉州曲调末了(彻:终;末),各种龟兹乐曲热烈地连番演奏。李谟吹笛靠着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天大亮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发往行宫,万人歌舞在道路上。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二人都是玄宗的弟弟),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第二年十月洛阳被攻破,御用的道路还在,安禄山的军队经过。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收复后六七年,却寻家舍在行宫前。尔后相传的六位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建成,花萼楼荒废。去年使者奉皇命来(连昌宫)砍竹子,偶尔遇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了一会儿。杂草丛木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填满了池塘。狐狸、兔子胆大 ,见人并不逃逸,绕着树木。舞榭倾斜(榭:台有屋叫榭),地基还在,雕有花纹的窗子幽深仍绿。尘土埋没了粉壁,陈旧的金属花片(女子所用的装饰品)。鸟儿啄着挂在檐棱[leng]间的铃铎[发“夺”]或金属,发出碎玉般的声音。皇帝李隆基偏爱靠近台阶的花朵,依然(将)皇帝的坐具靠近台阶斜坡。蛇出燕巢盘绕在斗栱之上,香案腐朽,长出菌蕈[发“训”]来,正在那天子所居的衙。寝殿相连的端正楼(骊山华清宫中的楼名,不在连昌宫),杨贵妃在楼上梳洗。晨光未出,室内已有人在活动,至今反挂着珊瑚制成的帘钩。指示靠着人因而痛哭,退出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招致,祸乱者是谁?”翁言:“乡野老人(老翁自称)有什么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唐玄宗开元时两位比较贤明的宰相)作宰相(相公:对宰相的尊称)(时),劝谏皇帝李隆基言语恳切。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粮食丰收,调和中外没有战争杀伐之事。长官清正廉洁,太守杰出,人材的选用都说由于用人施政至为公正。开元末年姚崇、宋璟卒逝,朝廷渐渐听由杨贵妃。安禄山自请为杨贵妃养子,出入宫廷,无所禁忌。虢国夫人门前倚势弄权,钻营者不绝于门,如市上一样热闹。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国忠和李林甫(二人都是天宝年间的奸相)。朝廷制定的国家大计颠倒,四海飘摇,五十年来安史之乱所留下的民生调敝的残破混乱局面。当今皇帝唐宪宗李纯神,圣丞相裴度英明,诏书刚下,便平定了吴蜀两地的藩镇叛乱。官军又攻克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当时叛乱藩镇中最强大的一个),此贼又除,天下安宁。(由于战乱)年年耕种宫前的道路,(现在乱世既平,皇帝有重来的可能,所以)今年不让子孙在宫前耕种了。”老翁此意殷切地盼望皇帝前来(幸:帝王驾临),努力于朝廷制订的国家大计,不用(再进行)战争杀伐。
4,前人说元稹的《行宫》是"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试解说一下它传达出的几层意思?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首句明写地点,次句暗写环境、时间,特定的氛围为下文特定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此二句交待人物,写她们正闲坐谈论天宝遗事。看似冷静的字里行间其实隐藏着深情:美丽的宫女由于长期被子幽避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中,成日价寂寞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想自己则早已红颜憔悴,往事怎堪回首?然而除了说说玄宗遗事又别无话题,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是描写当时的情景,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短短二十字的绝句内涵如此丰富.........
5,五言绝句(古诗)
1、《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汾上惊秋》 唐代: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3、《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5、《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请问元稹的《离思》是不是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的情诗?
先回答问题。首先这是一首悼亡诗,称之为情诗可能不大准确;其次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平仄为: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除了可平可仄之处外,第三句出现了一处行话为“锦鲤翻波”的拗救,清楚了这些问题,格律就很容易分析出来了。
回“汤旺河边”:不要混淆概念,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绝句是由律诗截取首尾两联而成的,所以又叫截句;而律诗的首尾两联本就没有对仗要求,所以因之而产生的绝句也不存在有这个要求。只要平仄、用韵都符合近体诗规范,就是律绝,反之才是古绝。
所谓古绝,譬如平声韵的《静夜思》、上声韵的《春晓》、入声韵的《江雪》等,他们都不受格律约束。
7,古诗中 作者: 元稹的《行宫》的内容是什么?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解
⑴寥落:寂寞冷落。
⑵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译文
早已空虚冷寞的古行宫,
零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
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
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
赏析
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可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参互并观。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即“上阳白发人”。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天宝(742-756)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十分凄绝。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炼,写景、言情、叙事都要以少总多。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那样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那样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以为这首诗是王建所作,并说“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也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