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古代造船的过程和技术?
古代造船的过程和技术?
提示:

古代造船的过程和技术?

古代航海术语:了解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中国, 造船技术, 术语, 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大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造船技术大发展的高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匠们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水密隔舱的设置: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舱数有13个的,也有8个的。这一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从船的整体来看,仍然保持有相当的浮力,不致沉没。如果进水太多,船支撑不住,只要抛弃货物,减轻载重量,也不至于很快沉入海底。这样,如果船舶破损不严惩,进水不多,只要把进水舱区里的货物搬走,就可以修复破损的地方,不会影响船舶继续航行。如果进水较严重,也可以驶到就近的口或陆地进行修补。因此,水密隔舱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又产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其次,船上分舱,货物的装卸和管理比较方便。不同的货主可以同时在个别的舱区中装货和取化,提高了装卸的效率,又便于进行管理。
  另外,由于舱板跟船壳板紧密连结,起着加固船体的作用,不但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而且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使造船工艺简化。
  由于水密舱结构具有这些优越生,受到普遍的欢迎。1974年泉州湾后渚出土的南宋海船,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的元代海船,1982年泉州法石发现的南宋海船,都采用水密隔舱结构形式。新安海船有8个舱区,法石海船大约也是8个舱区。
  中国船舶采用的水密隔舱结构,很早就受到国外的赞赏。元代意大利施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中国的船舶作了详细的描述。
  车船,古代又称轮船,是中国在世界造船史上的又一大贡献。关于车船的最早明确记载是《旧唐书》。书中记载了唐人发明的一种新型战船,“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度”的记载,而更早的《南齐书.祖冲之传》,曾记载有“千里船”,可以日行一百余里,有人认为是车,因史书记载不明确,尚难以肯定。
  车船得到实际应用并得到较大改进,是在南宋时期。公元1132年,宋将王彦恢建造了一种小型车船,称“飞虎战舰”,船旁设有四轮,每轮有八叶桨片。其后,宋水军中的木工高宣改进了车船,建造了有八个轮桨的“八轮车船”。在杨么太湖起义反对南宋朝廷的战斗中,有两艘车船连同高宣一起被义军俘获。高宣又在义军中进一步改进车船,他在两个月里建造了大小车船十多种。其中有一种二十四轮的车船,它的土层发为三层,高达十丈以上,可载一知名士兵。车船上置有撞午,专门用来撞击宋军船只。《宋史.岳飞传》中说,义军“浮舟湖中,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辄碎。”
  现在,车船已是人们公认的现代轮船的始祖。在近代轮船发展史上,最著名的轮船制造者是美国人富尔顿,他于公元1807年在纽约制造了用机器做动力的明轮船“克莱蒙脱”号,开始了用货船进行定期运输的历史。“克莱蒙脱”号明轮船与中国古代的车船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动力由人力改进为动力而已。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有多牛吗?
提示: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有多牛吗?

如果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宋代的,就不会发生悲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宋代中国就发明了水密舱技术。这最早记载于《马可·波罗行纪》,但是其他中外文献未有记载,一直不被学界认可。直到一个震惊中外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 《马可·波罗行纪》里有这样的记载:“若干最大船舶有大舱13所,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如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入之事,其事常见”。这是外国人想都不敢想的,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豪华邮轮,没有使用水密舱技术触礁沉没的,而近1000年前的宋朝中国就掌握了?外国人不相信! 所谓“孤证不立”,只有《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载,我们中国历史研究者秉持严谨的学术精神,也不敢确认中国宋朝就发明了水密舱技术。 直到1974年夏在泉州湾的后渚宋代沉船出土,这艘船的残骸现在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它采用多重板,用12道舱壁将船分隔成13个舱。这一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出土宋代沉船与《马可波罗行纪》里的记述非常一致,文献与考古印证中国造船在宋代已经掌握了水密舱技术。 根据文献记载,欧洲人在18世纪时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启发,开始使用水密舱的造船技术,但是为什么制作于1912年被誉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英国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不采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呢?我很纳闷! 除了水密舱技术,宋代造船技术还发明了“可眠桅”技术、升降舵与平衡舵等。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航海时代是宋朝。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只是回光返照,随着明清的海禁与闭关,中国的造船技术逐渐落后。 更多有趣、有料、有意思的历史知识,在这里!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