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名词解释地震

名词解释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2,频繁的地震预示着什么?- -

意味着地幔的活动进入活跃期了。没有这些活动,地球上就可能不会产生生命。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多学习一下自救知识。 有的时候,一个地方发生了小地震,却不会发生大地震。因为地震发生还要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要有足够的能量。一个地方发生多次小地震,很有可能会把地壳内部积蓄的能量给释放出来。那么剩余的能量不足,就不会发生地震了,即使有地震,也只是小地震。 扩展资料: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很多地方在发生地震前,往往会有一些小地震,这个就是人类用来预警的重要手段,它往往表明,这个地方的地壳十分不稳定,处于活跃状态,如果一个地方在某个时间段内频繁发生小地震,那它有可能就是大地震的前兆。 前震可以发生在主震前几分钟、几天甚至数年。2002年苏门答腊地震被认为是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的前震,两者之间时间相隔超过2年。

3,有关地震的各种说法是什么?

在古代,对于地震的发生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普通老百姓凭着丰富的想象,认为有某种神力维系着大地的安稳与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发生地震。很多民族都世代流传着有关地震的故事和传说。统治阶层却完全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上天不满所致。也有些先哲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推测,试图对地震作出科学的解释,其中有些现在看来也有合理成分。 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无法科学解释地震成因,往往把地震归结为神力所致,大量的有关地震的故事和传说就流传下来了。 鳖鱼和地震 上古时,大地一直很安宁。它是一块浮在水面上的育石板,由五条鳖鱼专门顶着。其中四条各顶着一个角,一条轮流换班休息。四年休息一次,一次休息一年。 后来出了个姜子牙,他没有事做,就用一枚缝衣针在渭河里钓鱼,还说是愿者上钩。可是一连在那里钓了三年多,连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一天,他突然觉得浮筒往下沉,拉上来一看,是一只大乌龟。这就是那条换班休息的鳖鱼,它游到渭河里来玩,看到别的钩都是弯的,只有这个钩是直的,觉得很好奇,就紧紧地咬住,不料被姜子牙捉住,拿回去吃了。姜子牙也就成了神仙。 可是,这样一来,顶着大地的鳖鱼,就再也没有换班的了。从此,顶累了的鳖鱼只能自己换一下肩。换肩的时候大地就震动一次,有时候震动大了,就会有水呀泥浆呀这些东西随着溅出来。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地震。 地藏王挑地担 地藏王又称地藏菩萨,为佛教八大菩萨之一。相传他坐镇地宫,管辖着地宫中的大小狱卒。这些狱卒每年轮换用肩挑着地担,让地上的人安安稳稳地过活。 地藏王有个太子,叫小藏王,从小娇生惯养,非常任性。他看到狱卒们挑地担,很好玩,便吵着要地担。狱卒们怕出事不肯给他。小藏王仗着父亲的威势,一边骂狱卒,一边就势把地担抢过来。这一抢非同小可,立即山崩地裂,河水倒流,房屋毁塌,人畜伤亡,弄得天地间一塌糊涂。小藏王却一点也不在乎,反而叫:“好玩,好玩!” 灶神爷马上上天启奏玉帝,说藏王不好好管教狱卒,造成世间严重灾难。玉帝大怒降旨:小藏王因不遵父命,无故抢挑地担,祸害黎民,本当斩首,怜其年少,打入冷宫,除去星宿之名。地藏王养子不教,犯了天条,革掉管辖狱卒之职,罚他长期挑地担。 因为小藏王抢挑地担,那天正是农历7月30日,所以到了那一天,人们都点香烛,祭祀、祈求地藏王保佑,不要发生地震。 地牛翻身 据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传说,闽南大地和台湾岛是由一只巨大的牛驮着的,牛身子的不同部位,承载着不同的地区:台湾是处于牛头的部位,牛的身子隐藏于两岸之间的海峡之中,而牛的尾部则驮住了闽南大地。因为牛经常会动动身子,它驮着的大地自然就会产生“地动”(闽台方言把地震称为地动)。而地动也与这头巨大的“牛”有关:牛的头部灵活一些,因此处于牛头部的台湾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更高一些,而牛尾部的活动较少,所以闽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没有那么频繁。而每当有地震发生,闽南地区的人都称之为“地牛翻身”。台湾地区的民众同样会采用这个民间传说来描述地震。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台湾许多媒体便将“地牛大翻身”作为巨大标题。 公牛角顶地球 在维吾尔族神话中,女天神创造地球的时候,吸收了宇宙中的空气和尘土,然后使劲一吐,就从嘴里滚出来一个大球,这就是地球。地球被吐出来以后,就从天上往下落。因为它特别大,特别重,所以落得特别快,离天越来越远了。女天神怕地球落得太远,连自己也找不到了,便想把地球固定住。她命令公牛用角顶住地球,止住了地球继续沉落。女天神又派一只巨大的乌龟从天上降落下来,爬在她呼出的气变成的水上面,让牛站在乌龟背上顶起地球。公牛用一只角顶地球,时间一长,感到太累了,却又不能把地球扔掉,只好将地球从一只角换到另一只角,这样每倒换一次,就会发生一次地震。 哈萨克族传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地被上帝刚创造出来的时候摇摆不定,于是上帝创造了巨大的神牛,把地安放在牛角上支撑着。有时,地的分量在一只角上的时间太长了点儿,在它快要滑落的时候,牛就要动动头,把它弄平稳,地震也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怪兽抬头 我国土族神话中则流传着怪兽抬头的说法。很久以前,既没有天地,也没有日、月、星斗,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天地分开,出现了日月。大地形成后,像个车轮,被气、风、水撑着,震荡不定,这时,一位智慧仙人想了个办法,让一个狗不像狗,虎不像虎的怪兽把大地抱住。谁知这个怪兽不耐烦,总是乱折腾,造成大地震动,生灵涂炭。为此,智慧仙人曾多次警告,但怪兽置之不理,仍然折腾不休。为了制服不听话的怪兽,智慧仙人拿起弓箭,立在东方,向西方的怪兽射去。这一箭正好射中怪兽的腹部,怪兽便立即头朝南,脚朝北,仰面躺倒,箭伤痛得嘴里冒火,再也不敢折腾了。怪兽乞求仙人:“你让我抱住大地,但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呀?”智慧老人想了一个安抚的办法,将一枝烧焦的木棍插在怪兽的肚脐眼上,说:“这木头发芽的时候,你的差事便到尽头了,到那时,你就可以扔掉大地,自由自在地生活。”从此,怪兽便老老实实地抱住大地,不敢胡乱折腾。它期盼肚脐上的木棍早点发芽,有时候抬头往肚脐上看看木头是否发了芽,这时便发生地震。 日本“地震鲶”的传说 日本的传说认为,大地是由一条巨大的鲶鱼托着,鲶鱼一甩尾巴,就会造成地震。平时,一位神举着石槌监视着它,可是神偶有松懈,鲶鱼就会乘机翻身。 福岛县的一则传说却是这样讲的:相传,磐梯山顶住着一位明神,他被频繁发生的地震中的落石砸伤了,连午觉也睡不好。于是,明神想到了磐梯山底住着的鲶鱼,因为鲶鱼对地震很敏感。他让鲶鱼感到地震要来就通知自己。鲶鱼得到这个使命后非常负责,每当感到地震要来,就飞奔到山顶通知明神。但是,明神接到鲶鱼气喘吁吁、十万火急的报告之后,来的却总是微不足道的小地震。明神渐渐感到不耐烦,嫌鲶鱼老是打搅自己的午睡,渐渐疏远了它。有一天,明神终于忍不住大声斥责了鲶鱼:“以后只有大地震的时候再来报吧!”鲶鱼沮丧极了。终于有一天,大震将要来临了,鲶鱼慌忙飞奔到明神那里报告,明神正在午睡,很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午睡”,捉起鲶鱼就扔进了猪苗代湖。猪苗代湖位于福岛县近中央,相当于磐梯朝日国立公园的外入口处。此湖被称为日本第四大湖,犹如天镜把磐梯山的英姿映照在湖面上,因而也被称作“天镜湖”。很快,地面发烫了,火山伴着地震铺天盖地而来,明神被飞降的火雨烫伤,须发皆燃。倒霉的明神此时又想起了鲶鱼兄弟,亲自向他道歉并请求鲶鱼继续为他预报地震,可鲶鱼感到受了委屈,坚决不答应继续报告地震,而是藏在猪苗代湖底过着自己悠闲的生活…… 海神波塞冬与地震 古希腊的传说认为地震与海神波塞冬(Poseidon)有关。波塞冬是克洛诺斯与瑞亚之子,宙斯之兄,地位仅次于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主神之一,是伟大而威严的海王,掌管环绕大陆的所有水域。当初宙斯三兄弟抓阄划分势力范围,宙斯获得了天空,哈得斯屈尊地下,波塞冬就成了大海和湖泊的君主。虽然海陆空看似由三兄弟分掌,但是內部势力并不均衡。宙斯动辄发出狂言,要把大地和大海一起拉上来,吊在奥林匹斯山上。波塞冬虽然表面上不得不尊重宙斯的主神地位,每天潜在海底的宮殿跟生猛海鲜、臭鱼烂虾打交道,但是心里却很不服气。事实上,地震和海啸都是他內心愤愤不平的表现。他用令人战栗的地动山摇来统治他的王国,每当挥动他的标志性武器三叉戟,就能引起巨大大海啸和地震。 天象警示说 我国古代认为君权神授,天子在人间享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力只接受神的监督,而地震、日食、彗星等异常天象就是神对人类,特别是君王的一种警告,表示你的某种作为让我不满意,帝王这时需要做的就是祷告思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中国历史上较早有文字记载的一次大地震发生在周幽王二年,即公元前780年,震中在陕西的岐山。《史记·周本纪》(卷4)记载,当时的太史伯阳甫认为,“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总的意思就是周朝要灭亡了,具体可归结为周幽王过分宠幸褒姒所致。 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中午,京师地区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就是史料上记载的三河—平谷地震(后文将有详细说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康熙皇帝迅速作出了反应,除赈灾救民外,重中之重就是亲自带领号召大臣对朝政得失认真地作一次全面的政治检讨和反思。康熙皇帝在上谕中反复强调:“兹者异常地震,尔九卿、大臣各官其意若何?朕每念及,甚为悚惕,岂非皆由朕躬料理机务未当,大小臣工所行不公不法,科道各官不直行参奏,无以仰合天意,以致变生耶?”“顷者,地震示警,实因一切政事不协天心,故召此灾变。”“小民愁怨之气,上干天和,以致召水旱、日食、星变、地震、泉涸之异。”意思是灾难的发生是因为我们的作为让上天不满意,百姓的怨气让上天不安的缘故。一代明君康熙尚且如此,这大体可以代表我国历朝统治者对地震的认识。这种认识不管科学与否,对平民百姓却也有好处,因为看在上天的面子上,当权者一般都会积极救灾,整顿吏治,体恤民情。 朴素的唯物解释 当然,古代对地震的解释也不是一味的主观妄想,很早就有人观天望地,试图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春秋时,地震一再频发,齐国贤相晏婴认为,地震与行星运动有关,当水星运行到心宿、房宿(古代天文星辰的二十八个方位,其中之二)之间时,便将有地震发生(《晏子春秋·外篇》)。战国时期的庄子认为,地震与海水运动有关。“海水三岁一周,流水相薄,故地动。”(《艺文类聚》卷八)他的意思是:海水周期性的运动,当浪潮的冲击力叠加到一定的极限时,就发生了地震。这些解释虽然很朴素,也不乏臆想的成分,但无不具有科学合理的成分,现代理论也认为行星间的相互作用、海水运动等都可能成为地震诱因。 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为地震是由于风被封闭在地壳内,结果使地壳分成小块不停地运动,即风使大地震动而引起地震。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观点,提出风成说,即来自外界或大地本身的风和空气的某种巨大力量,突然进入大地的空虚处,在这巨大的空洞中,先是呻吟骚动并掀起旋风,继而将由此产生的力量喷出外界,与此同时,大地出现深的裂缝,形成巨大的龟裂,这便是地震。此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地震是由突然出现的地下风和地下灼热的易燃物体造成。 知识点鲶鱼与地震 日本人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了地震前鲶鱼的反常行为。1855年日本东京发生地震前,有人在钓鱼时发现平时少见的鲶鱼大量出现而成功地预报了地震。1923年东京地震前,也出现了鲶鱼群的异常迁移。至今,日本还流传着“鲶鱼闹,地震到”的说法。

4,地震的震源深度是什么意思

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与地震级别的划分无关。 相关部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 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级并给出深度的31282次1和2类精度的浅源地震为基础,研究了深度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方法,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 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平均深度为(16±7)km,东部地区为(13±6)km,西部为(18±8)km,东部比西部平均偏浅5km。 扩展资料: 震源深度等级: 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1、浅源地震 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 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 300公里以上。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对于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则反。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公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震源深度

5,地震里所说的震源深度多少多少千米是什么意思?

地震泛指一切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可以进一步分为 构造地震:地球岩石层板块相互间的运动和作用影响的结果,常与活动的断裂带和断层有关。 火山地震:伴随火山喷发或地下岩浆冲击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约占世界地震的7%。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岩石坍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比较小,数量也不多。 诱发地震:由水库蓄水、采矿注水或抽水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由地下核爆炸、工业爆破等引发的地震 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地震绝大部分是构造地震,释放出来的破坏性能量来源于地表以下,因此有震源深度的概念。 震源深度和震级一样,每次地震只有一个,可以利用在远离灾区的仪器测定,下面是一个利用地震震级估算烈度的经验公式(不反映准确物理含义,通过大量数据拟合出来的纯粹关于数值的公式) M=2/3I+4/5lgH-1/2, I为震中烈度,H为震源深度 M为震级 通过这个方程可以在缺少灾区第一手资料的时候,估算震中烈度,策应救援。

6,地震的震原深度多少千米是什么意思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单位为公里(千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震源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原因之一。 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中源地震:60—300公里。 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对于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则反。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公里。

7,地震时为什么有些近的地方没震感,反而离的远的地方有震感

  地震时不可能出现在有些近的地方没震感,离的远的地方有震感。
  如果是3级以下的小地震,位于震中的时候,由于在震中主要是感受到纵波(上下震动的地震波),人在震中基本是感觉不到这些微弱上下震动的纵波的。远一些的位置则主要感受到横波,人对来回晃震动的感觉就会相对明显。如果是用仪器测量,都可以测到这些地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