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葬花吟没句的意思及含义
- 2,对联:文学·人学·心学
- 3,以"行善"两个字开头和以“善行”两个字结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4,有两个善的四字成语
-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什么意思
- 6,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味有什么含义?
- 7,有善的四字词语
- 8,形容心地善良的四字词语
1,葬花吟没句的意思及含义
如何解读黛玉的葬花诗,须先看看葬花诗的相关脂批:“余读《葬花诗》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等待的后文是:“······(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到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始可解释这段悲伤。”看了并且看懂这段宝玉的感受,我们才可能正确解读葬花诗。因此我们先来仔细分析宝玉的这段感受。在分析这段感受之前,先把这段感受的相关脂批抄录下来:“不言炼句炼字,辞藻工拙,只想景、想情、想事、想理,反复追求悲伤感慨,乃玉兄一生天性,真颦儿之知己,则实无再有者。昨阻余批《葬花吟》之客,嫡是玉兄之化身无疑。余几点金成铁之人。笨甚!笨甚!”另一句相关脂批是:“一大篇《葬花吟》,却如此收拾,真好机思笔仗!令人焉得不叫绝称奇!”宝玉的这段感受绝在何处?妙在何方?值得仔细分析。宝玉的这段感受大体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说见不着黛玉了恸倒在地,这合理合情。我们现在评点葬花诗的文章,包括曹雪芹同时人明义的题红诗“伤心一首葬花词”,就停留在这一层。属于脂批所说的“点金成铁之文”。第二层说也将见不着宝钗、香菱、袭人了,自己安在?这里袭人尚可。宝钗就有些说不通,因为宝钗和宝玉结婚后,宝玉却出家了。香菱就荒唐了,这是别人的小妾,宝玉见不着就见不着呗,宝玉在这里发什么感慨啊。第三层说不知欲为何等蠢物。即是说不知宝玉是何人,宝玉非宝玉。要把葬花诗推到别的男女身上。第四层,也是读懂葬花诗的关键,即‘逃大造,出尘网,始可解释这段悲伤’。对于这句跟上面无关突然冒出来的话,脂批说:“非大善知识,说不出这句话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始就说,书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由此看来,黛玉只是小才微善,红楼梦中只是小才微善,跟大善无关,也就是说正确解读葬花诗跟黛玉无关,跟红楼梦无关。这可是个合乎逻辑的奇怪的结论。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解读葬花诗了。先来看“逃大造”是什么意思。“造”即“捏造”,“逃大造”就是“逃大捏造”的意思。什么人,为什么逃大捏造?我们说过红楼梦是以儿女笔墨唐突朝廷之皇上的。这里唐突的哪个皇上?很显然,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确实逃过大捏造。这要从努尔哈赤的青少年说起。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曾在明朝辽阳总兵李成梁处当差。努尔哈赤和李成梁的小妾雪儿相恋。李成梁发现努尔哈赤脚上有七颗红痦子,说是天子的象征(即所谓大捏造),朝廷下旨要缉拿这人。雪儿知道后马上报告努尔哈赤(侠义也,即所谓大善也),叫他逃走。于是努尔哈赤带上雪儿骑一匹马逃跑了(即逃大造)。逃到半路,雪儿怕连累努尔哈赤,借故下马走进一片柳树林,上吊身亡。此所谓大善也。努尔哈赤见状痛苦无奈,追兵将至,只好只身逃走。李成梁赶到后,一看雪儿上吊身亡,命士兵拖下雪儿,扒光衣服,马鞭乱抽。然后就去追努尔哈赤,当然没追着。随后的大雪把雪儿的尸体掩埋了。努尔哈赤得势后,祭祀雪儿便成了满俗。应该说雪儿是后金政权的奠基者。了解了“逃大造出尘网”这段大善知识,我们来解读葬花诗。诗中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何处有香丘”,“他年葬侬知是谁”等,都是哀叹雪儿暴尸荒野的。诗中“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这句比较费解。“梁”字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个“楼”字才对,人去楼空嘛。还有,“巢”干吗毫无理由倾啊?其实,曹雪芹故意把楼错写成梁,这里梁是指明朝辽阳总兵李成梁。“巢”即李成梁的辽阳城。这样此句,就可解释成,雪儿和努尔哈赤去了,李成梁身边空了,以后辽阳城也由此倾覆了(被努尔哈赤攻占了)。大体说来,葬花诗是从雪儿的角度借黛玉之口写后金的。了解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脂批和宝玉的感受。后金也是脂批所谓点金成铁中“金”字的含义,告诉我们葬花诗写的是后金的事,如果看不出是后金的事,你的点评就成铁了,就没看懂葬花诗。。至于宝玉感受中第二层出现的令人费解的宝钗、香菱、袭人三个人名,就可解释为金、小妾、龙衣人。很显然,金是后金,后金的小妾和龙衣人非雪儿和努尔哈赤莫属。这是为启发我们往后金上想而故意挑选的三个人,可以说这是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再创作。另外,脂批说“不言炼句炼字,辞藻工拙”,是借机说给我们的反话。意思是教我们对葬花诗的每字每句都要仔细斟酌。围绕着让读者了解葬花诗的真实含义,曹雪芹和脂砚斋之间演的双簧真是煞费苦心。 葬花诗与杜撰芙蓉诔相比,芙蓉诔是以努尔哈赤的角度来看待这段悲伤,葬花诗是从雪儿的角度来看这段悲伤。可以说二者是姐妹篇。这正是: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清痴抱恨长。(曹雪芹忠于清王朝的一片痴心抱恨长。)
2,对联:文学·人学·心学
对联:文学·人学·心学
作者:山东/刘太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思潮开始走向人性回归之路,“文学就是人学”成为当时最为响亮的一句口号。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的,先是填词、写近体诗,然后顺带着又写起了对联。由这个切入路径就可以看出,我对于对联的概念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定性,那就是“对联的属性是文学的”。的确,在我早期的联作中,几乎没有生活实用类的应景之作,基本上全是感慨抒怀一类的文字。有时,为了让抒情达到一种淋漓尽致的境地,还不惜突破一些声律上的限制,如某夜饮后得“每见不平欲学剑;明知无用偏读书”一联,自以为如有神助,曾印上名片的背面以示炫耀。后来在1998年湖北黄梅的中国楹联学会“四代会”期间,南京郭殿崇先生曾与一车人展开讨论,试图把名片上的这副联改得更“合律”一些,但最后无果而终,因为没人能够在保持原联神采的前提下把此联调成律句。由此,我形成了这样一种粗略的观念:文学的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当然最好,但如果要有所取舍的话,还是要以内容的表达为主。在所谓“病联医院”中待诊的一些平仄对偶上存在一定瑕疵的联作,其实多为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而那些由陈词滥调堆砌而成却对仗工整、声律协调的联作,才是真的得了大病,且已病入膏肓。联有百病,唯俗难医,那些形式工整而内容平庸的联作,所患就是这种俗病。文学的语言是一种能动的“创作”,而陈腐的语言只是一种机械的“操作”,一字之差,判若云壤。文学是人的创作而非机器的操作,正因为文学是“人学”,而不是“机器学”。
再后来,还真的见到了机器来作对联的奇事。跨入二十一世纪后,网络对联文化日渐兴盛,微软中国研究院开发出了叫“对联机”的小程序,就是说电脑可以对对联。于是我也找到网坛尝试了一把,只要操作者给出上联,电脑瞬间即可对出十个对句,供操作者选用,越是平庸俗套的出句,电脑给出的对句越趋于完美。比如我出个“春风吹大地”,电脑马上给出“淑气满人间”“瑞气满神州”“瑞雪兆丰年”等十分工稳的对句。但是,当出句的语言奇崛而脱俗时,电脑就只好对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了。比如我在出句框里输入了“每见不平欲学剑”,电脑程序努力运行了好一阵儿,才给出了十条对句,但全是“皆遍寂寞无人边”“谁及得意须如戟”“谁受委屈无对手”“自息得意须知席”一类的胡言乱语。反复看了甚久,才看出电脑程序自作主张以为出句中“见”与“剑”是故意谐音,于是便凭空对出一堆不知所云的“谐音对”来,令人啼笑皆非。
当然,“操作”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并试图向“创作”发起挑战。当代人工智能的研究进步神速,今年5月,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以三比零的战绩秒杀排名世界第一的人类围棋选手柯洁。一时间,人工智能及其工作原理“深度学习”,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某科研机构运用最新科技成就,研发出代号“小薇”的对联机器人,拟征召人类顶尖对联高手,采用人机大战的方式对“小薇”的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在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节目中进行,我则受邀为节目设计试题。比赛分三轮进行,规则是“小薇”与三位对联高手同时答题,由现场嘉宾团对隐了名的答案进行点评,然后由现场观众投票选出“小薇”的答案。如果某一环节中对联高手的答案被多数投票选中,则该选手被淘汰,三轮比赛若全是对联高手的答案被选中,则机器人胜出,测试结论为“合格”。如果某一轮中“小薇”的答案被选中,则比赛结束,机器人测试结果为“不合格”。
第一轮比赛为“无情对”,出句为“明天下雨”,出句对句之间字面对偶越工整、意义越不相干,答案越优秀。“小薇”在此轮应答中表现优异,对出了“暗地抽风”的对句,对联高手则分别对以“亮节高风”“昨日中风”和“昨夜西风”,最后,观众投票选定了“昨夜西风”,对句作者赵继杰遗憾出局,“小薇”胜出。
第二轮为意境联比赛。以歌词“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意境为主题,创作成联一副。“小薇”的答案是一副七言联:“回眸已是当年少;归思何知此日同。”而两位人类选手则充分发挥所长,写出了两副才华横溢的长联:
两情缱绻忆当时,最难忘携手春衫,雨中浅笑;
千种相思寄无处,更那堪伤心秋叶,檐下乱飞。
——贾雪梅
檐角挂春寒,忆当时细雨绵绵,几瓣桃花忽憔悴;
天涯寻旧梦,闻此际清歌袅袅,一些心事渐迷离。
——金 锐
本轮比赛的结果,现场观众的多数票自然而然地锁定了“小薇”的那副似通非通的七言联,两名人类选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评判过程中,身为嘉宾的著名主持人撒贝宁表示,当他读到“伤心秋叶,檐下乱飞”八个字时,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种意境所体现出的人类的细腻情感,机器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对联机器人在第二轮落败后,原定的第三轮试题被当成“加试一轮”来进行,以绝对“呆和尚吃杏,左一口,右一口,上一口,下一口,中一口”为出句,“小薇”所对“澜沧江涨潮,东来水,西来水,南来水,北来水,自来水”,亦比人类选手的“傻队员食茶,东有人,西有人,南有人,北有人,内有人”逊色不少。因为第二轮比赛已经产生出最后的测试结果,所以“加试”的答案没再进行投票。
当我们为对联高手们在对联创作的领域中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而庆贺时,也应看到,由于机器运用了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机制,未来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事实上,关于机器人写小说、机器人绘画、机器人谱曲的尝试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功。机器的快速进步的前景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机器人直线上升,抵达并超越人类的高度;一种是机器人以渐近线向人类靠拢,始终接近但永远达不到人类的高度。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有些未来学家们也在畅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一切生产劳动将全由机器承担,人类只在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打发时光。认为机器永远难以等同于人类,是因为人性中的有些因素,并不是能通过某种“算法”而计算出来的。文学艺术在形式层面上都存在着一些程式化的因素,这些都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以诗歌创作为例,语言层面的调配机器完全可以完成,但是,诗并不是到语言为止,大量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机器就恐难胜任了。事实上,越是表面化和程式化的写作,机器越容易掌握,例如现代朦胧诗的特征是意象的碎片化和组合的随意化,机器的写作混入人类的作品中,在形式上显得难以区分;近体诗的写作唐宋以来越来越陷入程式化的泥潭,机器掌握了几十上百种常用意象,大致组合一下似乎也可以写出中规中矩的格律诗。然而,人类的形象思维机器人或许可以学得到,人类的灵感思维机器人应该永远也学不到。机器人或可描摹景色,却不会借景抒情,即便凭借着模仿而抒了一下情,也只能是满满的“虚情假意”;或可组合意象,但组合的无力,难以承担人生途中的困惑、挣扎与觉醒。因为人类有感慨和寄托,机器不会有。佛说世间一切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识的动物,而机器与草木金石一样,只能归于“无情”。
由此而言,文学不仅是人学,更进一步说,文学就是心学,这一点中国古人早有论及。刘熙载《艺概》云:“文,心学也。”人类所写的诗歌不仅是他所认识的汉字和词汇的组合,文字背后负载的是作者一生的坎坷与困苦、希望与绝望、欲望和压抑、爱恋与愤怒、悲怆与欣悦……从这样一颗百感交集的心灵中流淌出的文字,自然可以直抵人心,让千百颗有着类似情感体验的心灵,为之悸动。所以,“伤心秋叶,檐下乱飞”的高处,并不单单是与“携手春衫,雨中浅笑”所构成的工整对偶,更重要的是画面之外所呈现出的那种“惘然”与“怅然”的碎碎念。《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诗品》也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心容易被外物所感动,也能够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感动其他心灵;而机器永远难以被外物所感动,同理,机器的“操作”以及“模仿创作”也很难让人类心灵的最柔软处,产生出轻微触电般的神奇感觉。即便有一天机器人进化出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形成了不同另一台机器的鲜明个性,甚至能产生非理性的死亡冲动,但是,心灵运行机制之间的细微差异,也很难让人与机器之间产生对等的感动。事实上我们可以断言,人类只会始终被模仿,永远也不会被超越。
叙述到此,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对于诗联创作来说,平庸的立意、陈俗的语言以及单纯的文字技巧,其实是机器都能达到的境界,而人类艺术的高度,要靠我们的心灵和真情实感来筑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民俗实用类的对联写作,如通用的春联、寿联、婚联、行业联、第宅联等,完全可以由对联机器人来完成,各类机巧联的写作上机器也可能完胜人类,但抒怀、励志、表达情感的题联和赠联的写作,则可能永远要由具体的人来完成。上乘的联作,在于对偶的精工灵动,在于声调的抑扬顿挫,在于句式的千变万化,但更在于深刻的内涵、深沉的寄托和深厚的情感,因为这才是纯正的文学。而文学也即人学,更是心学。篇篇蕴幽思,句句有新意,字字含真情,用心创作,以心感心,这样的文字方可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否则,我们与写诗机器人、作联机器人又有何区别呢?
3,以"行善"两个字开头和以“善行”两个字结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行善”的成语只有一个——改恶行善,常见的“积德行善”不是成语。含“善行”的成语也只有一个——嘉言善行。
1、改恶行善
gǎi è xíng shàn
【解释】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结构】连动式
【用法】作谓语;指重新做好人
【近义词】改恶从善
【反义词】死不悔改
2、嘉言善行
jiā yán shàn xíng
【解释】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美善的言行
【近义词】嘉言懿行
【反义词】污言秽行
【例句】我料贤弟必有~,教训老夫咱。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
4,有两个善的四字成语
善始善终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中文名 善始善终 出处 《庄子·大宗师》 结构 联合式 用法 作谓语、定语 成语典故 《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典 故】 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他能应付各种情况并能善始善终。 成语示例 ◎ 各地政法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堵塞治安防范和工作管理上的漏洞,减少和消除滋生盗窃犯罪的因素,同时要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严格依法办事,使反盗窃斗争善始善终地开展下去,以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为了更进一步地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七月十日晚省政府召开了电话会议,韩启民副省长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和我省的实际情况,要求各地善始善终地做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 自古以来,没有因为叫百姓安乐而使国家危亡的,怎能说是为了提防百姓骄惰而让他们去服劳役呢?这恐怕不是使国家兴盛的至理名言,不是安抚百姓的好主意,这是逐渐不能善始善终的第二点。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什么意思
意思是: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言辞,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太迷恋儿女痴情,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 全诗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满纸荒唐言》。 原诗 《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满纸荒唐言》写于《红楼梦》开篇。在《红楼梦》的缘起中,作者假托这部份的底稿是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的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绝句。所以这首诗是小说中作者以自己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 赏析 “荒唐言”不限于说《红楼梦》有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荒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小说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 作者将广泛搜罗所得的见闻,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运用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贾宝玉以及一大批非按某一真人为对象摹写的闺阁女子形象,虚构成一个以大观园女儿国为中心的故事,以及小说表面上把悲剧命运说成是情根夙孽、偿还冤债等等,也都带有“假语存焉”的性质,也就是所谓“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是说其中包含着种种血泪辛酸的现实生活和感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作者诉说的是他难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衷曲。
6,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味有什么含义?
意思是: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言辞,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太迷恋儿女痴情,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 全诗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满纸荒唐言》。 原诗 《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满纸荒唐言》写于《红楼梦》开篇。在《红楼梦》的缘起中,作者假托这部份的底稿是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的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绝句。所以这首诗是小说中作者以自己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 赏析 “荒唐言”不限于说《红楼梦》有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荒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小说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 作者将广泛搜罗所得的见闻,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运用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贾宝玉以及一大批非按某一真人为对象摹写的闺阁女子形象,虚构成一个以大观园女儿国为中心的故事,以及小说表面上把悲剧命运说成是情根夙孽、偿还冤债等等,也都带有“假语存焉”的性质,也就是所谓“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是说其中包含着种种血泪辛酸的现实生活和感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作者诉说的是他难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衷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纸荒唐言
7,有善的四字词语
有善的四字词语 :
多多益善、
乏善可陈、
多愁善感、
日臻完善、
明眸善睐、
从善如流、
骁勇善战、
尽善尽美、
择善而从、
至善至美、
循循善诱、
彰善瘅恶、
善始善终、
善男信女、
善罢甘休、
独善其身、
知人善任、
乐善好施、
欺善怕恶、
与人为善、
不得善终、
三长善月、
枕善而居、
能文善武、
8,形容心地善良的四字词语
温柔敦厚、和蔼可亲、蔼然可亲、菩萨低眉、蔼然仁者。
一、温柔敦厚
拼音:wēn róu dūn hòu
释义: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白话释义:进入他们的国家,他的教育不可理解的,从他的为人来看,温柔敦厚
二、和蔼可亲
拼音:hé ǎi kě qīn
释义: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造句:李老师多才多艺,和蔼可亲,同学们都很敬佩他。
三、蔼然可亲
拼音:ǎi rán kě qīn
释义: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白话释义:直到现在才八个月,不断产生的法律,除了苛刻琐碎的规定,虽然表面是凛然不可侵犯,而实际上和善可亲。
四、菩萨低眉
拼音:pú sà dī méi
释义: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白话释义:金刚瞪着眼睛,所以才可以降伏四魔;菩萨低头,所以才能慈悲六道。
五、蔼然仁者
拼音: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示例:凡熟悉辰生的人士,都会感到他是蔼然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