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四川旅游路线(经典的)

四川旅游路线(经典的)

1、成都及周边: 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九孔桥-小酒馆-乐山-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有熊猫),这里可以玩5到6天时间这里是成都最有特色的几个景点了,网红打卡胜地。 2、九寨沟:成都-都江堰-九寨沟-黄龙,去九寨沟要提前一个月订票,这样玩最少要花5天时间,如果小资的话就订九寨沟的专属机票省时间也可以保证订到票,不过那边订票的确是很难,非常难订票,如果要去至少提前一个月做准备。 3、稻城亚丁:成都-康定-日瓦-稻城亚丁,这里路上花的时间最多,最后达到稻城,大概要6天左右,推荐联系一个口碑好的自由行品牌安排保姆车过去(舒适)不推荐自驾,开车来成都的最好把车安排在市区! 4、重庆:白宫馆-渣滓洞-长江索道-洪崖洞 扩展资料: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军事、旅游大省,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等经济发展高地,是中国西部物资集散地,长江经济带组成部分,也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中的五粮液与剑南春原产地。

2,四川旅游景点大全

四川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它的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复杂,是中国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最全,品质最高的一个省份。由于四川处于中国第一第二阶梯上,甚至盆地内的部分地方已经接近第三阶梯的位置,同时四川受到了不同温度带的影响,所以导致其旅游资源不仅质量较高,而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四川又处于中国的西南内陆,少数民族众多,也是其旅游的一大黄金点。近年来由于对四川本土文化的不断发掘,所以四川的人文旅游资源又一次得到了质的飞跃。
成都地区: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金沙遗址、洛带古镇、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黄龙溪、国色天香、欢乐谷、三圣花乡、街子古镇、平乐古镇、天台山旅游景区、西岭雪山、大邑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石象湖、龙池森林公园、白水河森林公园、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河城市森陵公园、锦里、春熙路、宽窄巷子、合江亭、活水公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九峰山、青羊宫、昭觉寺等等;
川西地区:九寨沟、黄龙、康定、泸定、跑马山、燕子沟、四姑娘山、桃坪羌寨、汶川北川地震遗址、红原大草原、米亚罗、海螺沟、九黄山、七曲山、瓦屋山、罗浮山、牟尼沟、吉娜羌寨、稻城亚丁等等;
川南:峨眉山、乐山、西昌、攀枝花、泸沽湖、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僰人悬棺、泸州老曲遗址等等;
川东: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阆中古城、柳江古镇、周子山、华蓥山、死海、观音故里、自贡恐龙博物馆、硅化木博物馆、子昂故里金华山等等;
川北:剑门关、皇泽寺、武皇故里、磨盘山、李白故里、三国遗址、明月峡、等等。
再给楼主推荐几条四川的黄金线路:
1、地震遗址观光游(此条线路主要是:成都、都江堰、擂鼓镇、北川县城、羌寨等等,一般这条线路安排一到两天);
2、成都以及成都周边游(此项是纵多线路的总和,其中包括了:成都市区一日游、三圣乡一日游、郫县农科村游、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或者二日游、西岭雪山一日或者二日游、成都古镇游、龙泉桃花山一日游、海螺沟三日或者四日游、雅安一日或者二日游、大熊猫体验游等等);
3、峨眉山-乐山一日或者二日游(二日游一般是峨眉山的全山游,建议楼主二日游);
4、西昌泸沽湖游(此线路旅游热度一般升温比较快,因为是南部的原因);
5、攀枝花游(攀枝花周边景);
6、川东名人故里游(此线路包括了:阆中古镇、朱德故里、小平故里、华蓥山等等);
7、川北游(主要是李白故里、武则天故里、皇泽寺、剑门关、蜀道难遗址、以及三国遗址等等);
8、川南游(蜀南竹海、僰人悬棺、兴文石海、泸州老窖老曲遗址等等);
9、九寨沟黄龙、九寨沟牟尼沟三日或者四日游;
10、红原大草原游玩;
11、康定、跑马山游;
12、稻城亚丁自助游(此线路现在是四川旅游的新发掘点,但是基于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的完善,还处于原始状态,是高端旅游、摄影旅游、探险旅游、徒步旅游的最佳旅游黄金线路,但是建议7月份开始)。

3,金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为何后来没捉到呢?

天会六年(1128年)七月,宋高宗从扬州逃走,金太宗下诏,追击赵构,派完颜宗弼(金兀术)等分别率军南下。 宋高宗赵构非常狼狈,从扬州仓皇南逃犹如惊弓之鸟。完颜宗弼入宋淮南西路,进兵宋归德府,大军压境,将大炮对准城中,蓄势待发,准备进攻,这时,城中的人都非常恐惧,并无战心,于是,宋朝守将出降。 《金史》记载:宋主自扬州奔于江南,宗弼等分道伐之。进兵归德,城中有自西门北门出者,当海复败之。乃绝隍筑道,列炮隍上,将攻之。城中人惧,遂降。 接着,再派阿里、蒲卢浑到寿春,完颜宗弼率军跟进,宋安抚使马世元率众人出城投降。接着,又降了卢州,再降巢县王善军。当海等破郦琼万余众于和州,遂自和州渡江。 到了江宁西二十里,宋朝将领杜充率步骑六万人来抵挡,鹘卢补、当海、迪虎、大抃联合将杜允击败。宋陈邦光在江宁府也投降。留长安奴、斡里也守江宁。使阿鲁补、斡里也别将兵徇地,下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阳等县,溯江而西,屡败张永等兵,于是,杜充也投降了。 天会七年(1129年)十一月,完颜宗弼大军改由建康府西南的马家渡过江。宋朝水军统制邵青仅有一艘战船,这样的家底,怎么打仗?但是,他真有骨气,依然率十八名水手进行拦击,艄工张青身中十七箭,邵青等,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实力悬殊太大,加上力竭败退 ,斩宋统制陈淬。 完颜宗弼攻下建康之后,亲率大军取宋广德军路、湖州(今属浙江),至临安府(今杭州)。宋高宗赵构听说临安守不住,于是,又逃往明州(今浙江宁波)。完颜宗弼派阿里、蒲卢浑为先锋,率领精兵四千,急速追击宋高宗赵构;又派讹鲁补、术列速取越州。阿里军连破宋军,逼近明州。 宋高宗赵构吓得面如土色,也不管什么脸面不脸面了,立即登船逃到海上,不上陆地了,他知道,金人不善水战,在海上呆不住,他在海上最安全。 完颜宗弼随后率大军赶到,攻取明州城,阿里、蒲卢浑泛海至昌国县(今浙江舟山岛),擒获宋明州太守赵伯谔,得知宋高宗已取道温州逃往福州,又下令,让金军入海追击,不过,金军不善水战,都是马背上长大的,骑马射箭可以,但是,到了海上,都受不了,加上,金军受到宋朝海上水军的阻击,遇到了挫折,这才退兵。 《金史》记载:去明州二十五里,大破宋兵,追至其城下。城中出兵,战失利,宋主走入于海。宗弼中分麾下兵,会攻明州,克之。阿里、蒲卢浑泛海至昌国县,执宋明州守赵伯谔,伯谔言:“宋主奔温州,将自温州趋福州矣。”遂行海追三百余里,不及,阿里、蒲卢浑乃还。 完颜宗弼见捉赵构也没了什么希望了,于是,只好率军退回临安。 就这样,一路仓皇逃窜的赵构,如丧家之犬,这才侥幸躲过一劫,堂堂一国之君,竟被金军追击的如此狼狈,也是奇耻大辱。相比之下,岳飞和韩世忠,真是英雄!

4,赵构在金兀术搜山检海捉他的时候,是怎么成功逃脱的?

天会六年(1128年)七月,宋高宗从扬州逃走,金太宗下诏,追击赵构,派完颜宗弼(金兀术)等分别率军南下。 宋高宗赵构非常狼狈,从扬州仓皇南逃犹如惊弓之鸟。完颜宗弼入宋淮南西路,进兵宋归德府,大军压境,将大炮对准城中,蓄势待发,准备进攻,这时,城中的人都非常恐惧,并无战心,于是,宋朝守将出降。 《金史》记载:宋主自扬州奔于江南,宗弼等分道伐之。进兵归德,城中有自西门北门出者,当海复败之。乃绝隍筑道,列炮隍上,将攻之。城中人惧,遂降。 接着,再派阿里、蒲卢浑到寿春,完颜宗弼率军跟进,宋安抚使马世元率众人出城投降。接着,又降了卢州,再降巢县王善军。当海等破郦琼万余众于和州,遂自和州渡江。 到了江宁西二十里,宋朝将领杜充率步骑六万人来抵挡,鹘卢补、当海、迪虎、大抃联合将杜允击败。宋陈邦光在江宁府也投降。留长安奴、斡里也守江宁。使阿鲁补、斡里也别将兵徇地,下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阳等县,溯江而西,屡败张永等兵,于是,杜充也投降了。 天会七年(1129年)十一月,完颜宗弼大军改由建康府西南的马家渡过江。宋朝水军统制邵青仅有一艘战船,这样的家底,怎么打仗?但是,他真有骨气,依然率十八名水手进行拦击,艄工张青身中十七箭,邵青等,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实力悬殊太大,加上力竭败退 ,斩宋统制陈淬。 完颜宗弼攻下建康之后,亲率大军取宋广德军路、湖州(今属浙江),至临安府(今杭州)。宋高宗赵构听说临安守不住,于是,又逃往明州(今浙江宁波)。完颜宗弼派阿里、蒲卢浑为先锋,率领精兵四千,急速追击宋高宗赵构;又派讹鲁补、术列速取越州。阿里军连破宋军,逼近明州。 宋高宗赵构吓得面如土色,也不管什么脸面不脸面了,立即登船逃到海上,不上陆地了,他知道,金人不善水战,在海上呆不住,他在海上最安全。 完颜宗弼随后率大军赶到,攻取明州城,阿里、蒲卢浑泛海至昌国县(今浙江舟山岛),擒获宋明州太守赵伯谔,得知宋高宗已取道温州逃往福州,又下令,让金军入海追击,不过,金军不善水战,都是马背上长大的,骑马射箭可以,但是,到了海上,都受不了,加上,金军受到宋朝海上水军的阻击,遇到了挫折,这才退兵。 《金史》记载:去明州二十五里,大破宋兵,追至其城下。城中出兵,战失利,宋主走入于海。宗弼中分麾下兵,会攻明州,克之。阿里、蒲卢浑泛海至昌国县,执宋明州守赵伯谔,伯谔言:“宋主奔温州,将自温州趋福州矣。”遂行海追三百余里,不及,阿里、蒲卢浑乃还。 完颜宗弼见捉赵构也没了什么希望了,于是,只好率军退回临安。 就这样,一路仓皇逃窜的赵构,如丧家之犬,这才侥幸躲过一劫,堂堂一国之君,竟被金军追击的如此狼狈,也是奇耻大辱。相比之下,岳飞和韩世忠,真是英雄!

5,详细解释吴承恩的<<二郎搜山图歌>>?

《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

钟 扬


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二郎搜山图歌》云:


李在唯闻画山水,不谓兼能貌神鬼。笔端变幻真骇人,意态如生状奇诡。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扬灵风。星飞电掣各奉命,搜罗要使山林空。名鹰搏拏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洒娇啼血。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纵。青锋一下断狂虺,金鏁交缠擒毒龙。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捣巢无逸寇。平生气焰安在哉,牙爪虽存敢驰骤。我闻古圣开鸿蒙,命官绝地天之通。轩辕铸镜禹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后来羣魔出孔窍,白昼搏人繁聚啸。终南进士老锺馗,空向宫闱啖虚耗。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


这首诗见诸吴承恩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卷一。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指出:“这一篇《二郎搜山图歌》很可以表示《西游记》的作者的胸襟和著书的态度了”。

《二郎搜山图歌》是吴承恩的一首题画诗,诗前有序云:“二郎搜山卷,吾乡豸史吴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孙醴泉子复于参知李公家得之,青毡再还,宝剑重合,真奇事也,为之作歌。”那么这首题画诗与《西游记》到底有何联系呢?当年胡适只是将之作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内证之一举出,而未论述。我今则追其余绪,诠释如次。

《二郎搜山图歌》写作在前,《西游记》写作在后。小说融合诗意,有因循,有变异。所谓因循有四:其一,二郎所用武器相似。诗云:“大剑长刀莹霜雪”,“青锋一下断狂虺”;小说第六回“小圣施威降大圣”写二郎神“腰挂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面三刃枪”,交战时“两个钢刀有见机,一来一往无丝缝”,“那真君抖搜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锋。”

其二,二郎伏“妖”方法相似。两者都是于刀枪剑戟之类常规武器之外,借助鹰犬之力以伏“妖”,诗云:“名鹰搏拏犬腾啮”;小说中二郎奉旨降妖,“即点本部神兵,架鹰牵犬,踏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在战斗中是“纵着鹰犬,搭弩张弓,一齐掩杀”,擒拿孙悟空是上有老君暗算,下有细犬帮忙,才能勉强成功的:“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老君之“金钢套”),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其三,二郎战斗的空间相似。诗中二郎搜山,或“江翻海搅”,或“探穴捣巢”,或“星飞电掣”;小说中二郎与悟空赌斗变化,或变飞禽,或变水族,也是在海、陆、空多维空间作战。

其四,诗与小说的艺术精神相似。关于《西游记》的艺术风格,明人袁于令与近人鲁迅都有过高见,袁云:“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西游记题词》);鲁云:“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稍加诠释,则主要表现三点,一为充满幻想色彩的变形艺术:将人间变异,经变形处理融入神魔世界;二为别具丘壑的象征图画:以变形化的神魔世界,纪人间变异;三为别具一格的怪诞风格:寓真于幻,寓哀于嬉,寓庄于谐。以此格之于《二郎搜山图歌》,则是相通的,其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五鬼”、“四凶”(如严嵩之流)变形为种种妖魔鬼怪(详苏兴《吴承恩年谱》);反之则其妖魔形象中有象征意义: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因而涉笔鬼神,着意人间,亦如吴氏《禹鼎志序》云:“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二郎搜山图歌》虽为题画诗,却通篇弥漫着一种怪诞风格美。故云诗与小说之艺术方法、艺术风格如出一辙。就其大旨精神而言,《西游记》中那斩妖除魔,专救人间灾害的孙悟空,当是《二郎搜山图歌》“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那“天问”的形象化答案;孙悟空西天取经,历经九个人间国度,除玉华县皆为妖魔横行的黑暗王国,当是“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诗句的形象展现;小说所追求的君圣臣贤,政治清明,世间太平的社会理想,“愿愿主皇图永固”(第13回)云云,与《二郎搜山图歌》所云“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何其相似乃尔。难怪胡适说:“这一篇《二郎搜山图歌》,很可以表示《西游记》的作者的胸襟和著书的态度了”。

所谓变异有三:其一为诗中二郎所搜猎的是包括“猴老”在内的群妖;小说中二郎却是奉旨专擒孙悟空。其二,诗分两段,前段叙事,后段言志,叙事部分着重写二郎搜山过程;小说则着重写二郎与孙悟空斗法,而“搜山”在第6回仅作侧写,一为战斗之中:“撒放草头神,向他那水帘洞外”,“一齐掩杀,可怜冲散的妖猴四健将,捉拿灵怪二三千。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二为悟空被擒后,二郎上天请赏前对从将说:“贤弟……你们帅众在此搜山,搜净之后仍回灌口”;三为第28回美猴王被逐回花果山时,才目睹了二郎搜山之惨况:“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你道怎么这等?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兄弟放火烧坏了”,且有一篇咏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这也叫该露的露,该藏的藏,诗与小说异体,各自之着眼点不一样,藏露之处亦有别。其三,诗与小说的主角倒换了,诗中二郎神是被歌颂的救世英雄,而“猴老”是搜剿对象,在小说中孙悟空是被歌颂的救世英雄,他虽为二郎所擒,但作者的同情仍倾向于他,致有“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叹小圣把人欺”的诗句。从诗到小说主角的这种变迁反映了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选择过程。中国古代写猴子的作品除极少数之外,猴子多被写得有掠人妻女之类妖气(如小说《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西游记杂剧》等即是)。吴承恩也曾受这一传统之影响,在《二郎搜山图歌》中猴族即为妖魔而列入被扫荡之列。唯于《西游记》,猴氏之形象被吴氏重铸,从使其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中国小说艺术形象之林。《西游记》与《二郎搜山图歌》的主角尽管转换了,但二郎原来最神采的精神面貌:“担山赶太阳”(亦即“救月有矢救日弓”的通俗化说法)的英雄气概,却被转嫁给了孙悟空。《西游记》第33、46、63、67等回,或由悟空自叙,或由他人介绍,悟空“善会担山赶日头”。可见这已成为孙悟空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总之,从诗到小说的种种变异都服从于小说典型化创造的需要。任何懂得文学创作规律的人,都不会以此变异为理由,判《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是出于两个作者之手的。

既然《西游记》作者之谜仍有人旧话重提,那么《二郎搜山图歌》就可作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力证之一。将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与《西游记》相比较,我们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内证。如《海鹤蟠桃篇》与《西游记》第5回对蟠桃的描写,《明堂赋》与《西游记》中严整有序的天上世界,《金陵客窗对雪戏柬朱祠曹》与《西游记》上天入地的想象,《陌上佳人赋》、《金陵有赠》与四圣试禅心,《对月感秋》(之二)与八戒戏嫦娥的情景,无不有惊人的相似。吴氏于试推崇太白体,他有《太白楼》云:“独倚阑干倾一斗,知君应复识狂夫”,引李太白为同道,并将此风带进小说,他于小说开卷形容水帘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就化自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一)之诗句,小说中太白金星身上也有李太白的形神,更不用说全书充溢着李白式的浪漫精神。吴氏于曲独爱《西厢记》,《射阳先生存稿》中《点绛唇》(之五)、《浣溪沙》(之五)《菩萨蛮》(之三、四)都融入《西厢记》韵味与意象,而《西游记》之第55回云女怪“软香温玉”,第70回“恢恢无语对东风”,第71回“前身烧了断头香”云云,皆源自《西厢记》。此外,《西游记》中还有不少情节借鉴于《幽怪录》与《酉阳杂俎》,而此二书既为吴承恩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之模本,则此亦可作为吴著《西游记》之旁证。

总之,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中不仅有《西游记》的灵魂,还有众多的肢肢节节。即使我们暂时搁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与胡适《西游记考证》中提供的关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种种证据,上述《射阳先生存稿》的种种证据也足使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学者深思:你的否定有多少硬证与力量。

《西游记》的作者长期存疑,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鲁迅、胡适考定为吴承恩,1921年亚东图书馆出版标点本《西游记》时,才将吴承恩的大名署之其上。但否吴派却一直存在着,先是三十年代有俞平伯,继而是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一批域外的汉学家。在国内再度引起反响是八十年代初章培恒访日归来所写的《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4),章文指出:“明清的各种《西游记》刊本没有一部署此书是吴承恩所作;天启《淮安府志》虽有‘吴承恩 《西游记》’的著录,但并未说明《西游记》是通俗小说,而且天启《淮安府志》的编者是否会著录一部通俗小说也是问题;复参以《千顷堂书目》,吴作《西游记》当是游记性质的作品,大概是记述其为荆府纪善时的游踪的;书中的方言情况复杂,根据现有的材料,只能说长江北部地区的方言是百回本以前的本子就有的,百回本倒是增加了一些吴语方言。因此,它不但不能证明百回本的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倒反而显出百回本的作者可能是吴语方言区的人;至于其他几条欲以证明百回本《西游记》为吴承恩所作的旁证,似也都不能成立,有的甚至可作为非吴承恩作的旁证”。苏兴先生立即著文驳斥章文,并指出章之“否吴说乃是袭自国外学术界”(《介绍、简评国外及我国台湾学术界对〈西游记〉作者问题的论述》,《东北师大学报》1986/3)。事隔十多年后,李安纲又重提此案,然他除了重复章培恒先生的理由,就是更增添了此不着边际的推理,如说“淮贤文目”只收文不收书,但其举例中《射阳集》四册就明明是书;说写《西游记》前后“没有四十年功夫是不成的”则毫无依据。唯其口吻更决断,章文曰《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其文则曰《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文史知识》96/11)。而且其与章文一样,以为《二郎搜山图歌》主要写搜山过程,而小说“主要的篇幅在于大圣与小圣的赌斗变化上”,“为此人们绝对不能把它看作是《西游记》的蓝本。”因而我从《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之不解之缘入手,写了这篇小文,力证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然否,尚祈教于高明。


--------------------------------------------------------------------------------

6,人不死路,虎不死山,什么意思啊?

有个成语叫放虎归山,山是老虎的根据地,是老虎的生命线,所以老虎有了山,就不会陷入绝境。
那么人不死路,这个路可能就不是走路的路,而是思路、出路的路,天无绝人之路的路,人只要有了思路和出路,就不会被困死。
也可能是:人不会故意断了自己的出路,就像老虎不会毁了自己的山林一样。

——没见过这两句,网上也没查到,自己瞎猜的,仅供参考,不负责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