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怎么才能背书快?
一、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二、关系法 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比如动静关系、远近关系,等等。有些文章内容中有表示时间顺序和方位顺序的词语,弄清楚,然后按顺序背诵。 三、人物法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四、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五、情节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多了。 六、延伸法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第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七、对比法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扩展资料 背书的原则 1、自信原则。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能力,应该相信,如果原来记得不好,只能说明你的记忆方法不合适,需要改进。 2、尝试原则。任何一种方法,可能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有效性,所以不可迷恋固有的一种,要勇于尝试新方法,找到最佳的那种。 3、保持原则。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不能轻易放弃,要保持下去养成习惯,好习惯带来好回报。
2,自考中,什么是识记题?什么是领会题?
识记是必须记住的,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一般选择题。 领会是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其意思,比如一道题目,为什么这样,你要会解释。 综合应用要求你能够理解,并且融会贯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或者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它们的难易程度不一样,识记最简单,领会稍难,应用最难。识记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领会一般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应用一般是以论述或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
3,识记、理解、运用各是什么要求,如何命题?
第一层次:识记。这是学习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所学的基本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它使用的行为动词是:“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第二层次:理解。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的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在《课程标准》中,它使用的行为动词是:“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第三层次:运用。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以及作用影啊,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在《课程标准》中,它使用的行为动词是:“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 在命题上,“识记”要求的知识点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理解”要求的知识点一般以选择题或者小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运用”要求的知识点一般以大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扩展资料: 一般用四项指标来衡量命题质量:效度、难度、区分度、言度。 平时的练习和测试通常用信度、效度和难度来检验命题质量即可,重要考试要综合运用四项指标来衡量命题的质量。1.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内容效度没有确切的数据指标,它是由测验编制者、使用者运用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 一般认为,内容效度应达到80%左右。 2.难度:是试卷中该题考生所得的平均分与该题总分的比值(通过率),即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它又被称为通过率、答对率、得分率,这是题目对考生在知识和能力水平上适合程度的指标。 3.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题目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一般来说,能力高的学生得分高,能力低的学生得分低。 由于试题的区分度是在考试之后才能确定,命题时只能通过命题者的分析去把握。 4.信度: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信度越高,说明能正确反映考生的实际程度越好。 根据教育测量学原理,试题信度在0.7以上为可信,0.8以上为优。 参考资料:人民网-首次增加年轻教师命题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