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授时历》?
为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实施的历法名。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如把这两版历法看成一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历法,达三百六十四年。 《授时历》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间,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完成(即四海测验)。 历史意义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
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许衡、王询、郭守敬。 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郭守敬、王恂为副,共同研订。 许衡早年师从大儒姚枢及窦默,学习程朱理学。元宪宗四年(1254年),应忽必烈征召,出任京兆府提学、国子祭酒。至元二年(1265年),受命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行汉法”的主张。至元六年(1269年),与徐世隆、刘秉忠等议定朝仪、官制。 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至元七年(1270年),任中书左丞。至元十三年(1276年),领太史院事,主持修历,与郭守敬等制仪象圭表,编定《授时历》。 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乡,次年(1281年)逝世,时年七十三岁。累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魏国公等,谥“文正”。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 《授时历》的历史意义: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是否《授时历》错了?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 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没能观察到罢了。《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授时历,百度百科-许衡
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作者是郭绍京。编年历是中国古代使用的历法,于1281年(元朝十八年至元朝)开始使用。编年历的作者是元代的郭守敬、王勋和徐恒。因古人有句话叫“尊重元人的教诲时间,从元朝到元朝十八年,共有1281人。主编《时间服务年历》,特别是徐衡遗书《徐文正遗书》第十二卷"元代改版后,严烈用了两年时间,根据大量资料,编撰了一种新的历法,称为"服务年历"“新旧日历比旧日历准确得多。 计算一下,地球一年中有365.2425天围绕太阳旋转。原著和史书都称他为世界天才郭守敬。元代忽必烈时期,他发明了一种观察天象的工具,编制了新的精确历法,并被忽必烈指定为著名历法著作《时间历法》的作者,这是最好的答案。 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商,重点介绍了历法所发明的数学方法,并对历法进行了说明。历法是中国古代传统民事制度中创造的一种先进历法。日本的Keir Yamada在一个特殊的年份写了一本由郭守敬修订的新日历。四年后,他制定了时间表,已经使用了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日历。 1981年,为了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时间服务年历》的作者是徐恒、王勋勋勋和古晋古晋。“历法”是指公元1281年(郭守敬统一中国之前)实施的历法名称和“历法”在元代,中国使用的历法是大明历法。这种使用了7000多年的历法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它是元朝皇帝批准的。它是以元朝的祖先库比利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