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电站?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难题,如何解决能源匮乏的问题迫在眉睫。核能作为一种重要能源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而想要拥有核能就得有发电站,因此核电站的兴建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基础设施。核电站的系统和装备是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核岛和常规岛。核岛是指核的设备和系统,常规岛则是指常规的设备和系统。 核电站一般情况下都是修建在海边的,而之所以这么做则是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核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在海边用水方便,同时还能够避免淡水资源的浪费,毕竟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利用过的水是不能够循环利用的。 其次就是因为沿海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更大,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沿海地区相对来说经济更为发达,建设了大量的工厂。把核电站建立在海边,能够方便工厂的供电。还有就是考虑到安全性,因为核电站的许多设备和物质都是具有一定放射性的危险物品,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泄漏,那么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害。 今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能源紧缺问题,煤炭、电力、原油、天然气等的供应不充分。这一系列问题也导致市场经济受到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黎巴嫩因为燃料耗尽从而使得全国大范围内停电;印度煤炭紧缺,价格从每吨60美元疯狂飙升到每吨200美元,整个翻了三倍不止;孟加拉的天然气价格更是“涨疯了”,交易价格在30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毕竟马上冬天就要来临了,也实属没有办法;英国则是各种能源短缺,缺电、缺油、缺天然气等等。 德国作为欧洲的大国,也没有逃脱能源危机的命运。但是目前德国却宣布将在2022年关闭三座核电站,这也是德国仅存的三座核电站。这一举动不禁让大家感到惊讶,毕竟之前德国将近四分之一的电力都是依靠核电站提供的。同时德国还计划在2038年之前关闭所有煤电厂,2050年之前不再使用天然气。 不过虽然核能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源,但是却也有着一定的弊端,毕竟带有很强的辐射,具有一定风险,同时核电站修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德国可能是出于这一考虑,才选择在明年弃用核电站。 传统能源的退出也意味着新能源的“上场”,如今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技术日渐成熟,相信在日后也一定能够逐渐普及使用,并最终占领能源市场,更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有哪些科学原理?
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商业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于1985年开始建设,这可能比本文的大多数读者大几岁。它花了六年时间完成,并已并网超过30年。今天,商业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对于许多人来说,核电站仍然是一个谜。让我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来解释核电站的原理。核电站本质上是一个发电站,它生产单一产品,即电能,这需要一个发电机。因此,每个核电站都有一个发电机,这与普通电站的原理相同,也就是电磁感应定律。 核电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轻核的聚变和重核的分裂都可以释放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在聚变或裂变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能量被转化为核能、机械能和电能,可称为核电。核电站是一种新型的发电站,利用原子核内所含的能量来发电。核电站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岛,包括反应堆设备和一次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涡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使用铀作为燃料。铀是一种重金属。由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个被称为反应堆的装置中分裂,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由高压下的水进行,蒸汽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用发电机转动涡轮机,电力不断产生并通过电网向各个方向输送。这就是最常见的压水式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方式。 核能来自两种核反应原理:核聚变或核裂变,但世界各地的核反应堆主要使用核裂变反应原理,主要是因为核裂变是可控的,而核聚变则难以控制。自1951年12月美国的EXPERIMENTAL增殖反应堆1号。使用核电以来,世界上的核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根据计算,1公斤铀235完全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核裂变原理:质量如铀、钍和钚的较大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在质量上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原子核,同时发出两个或三个中子和大量能量,并使其他核裂变发生,然后继续进行,这个过程称为连锁反应。当核裂变发生时,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被称为原子核能量。核电装置利用所产生的热量,产生蒸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组,产生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