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妙法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妙法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佛性的妙用。佛性的妙用就是佛菩萨真正来救度众生的一些方法,一些理念,一些行为。师父现在的妙法是观世音菩萨传授的,是为了救度众生,现在师父就是用这个妙法在救人;利用广播,利用电脑网络传播应用妙法,使能听到、看到的人一接触就开始学了,就开始念经了,一念经就灵了。救人要有方法,更要有妙法。 师父给你们讲一故事,有一个儿子非常不孝自己的母亲,母亲只要看见儿子就会害怕发抖。但这个儿子信佛,有一天去求菩萨保佑显灵,结果观世音菩萨真的显灵了,在他耳边说:其实观世音菩萨就在你家里,是反穿鞋子反穿衣的。他就急忙赶回家去看,到家门口,就大声呼喊,狠命敲门,妈妈一听到儿子这声音,吓得一紧张把衣服和鞋都穿反了,赶快去开门,门一开儿子吓呆了,知道了,也明白了是观世音菩萨在点化他,要他先把自己的母亲孝顺好再来拜菩萨,你现在连拜菩萨的资格都没有。你们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呀。 常见本性,本性常住,佛性妙用加起来才等于功德。将佛性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功德,如果把你的佛性用在生活中绝对是有功德的,要记住,做任何好事善事要加一个佛性才有功德。 功德的另一种理解,本性佛,自己本性是佛。见证佛,看到证实是佛,是菩萨。观想佛,你脑子里经常想到佛,你就是佛,看到的都是佛。应用佛,你所做的事情应用在生活当中,完全应用佛的理念去做任何事情,就是功德。如果在开法会时,所做的好事善事都是功德,比如:你一直坚持帮助别人,把自己忘记了,这时人家看你就是菩萨,你自己看自己也是菩萨,这时才是功德无量。 明心开悟,如果说我明白了,我开悟了,你只要讲“我开悟了”,其实就是没开悟,因为真正开悟的人是不会说自己开悟的,真正明白的人就不说自己明白。明心开悟不是真开悟,因为这仅是在道理上的开悟,明白了这个道理了,在理上的开悟,明白了宇宙万物的真相,如果没有实际应用,你就是不开悟,你们明白这个世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知道之后在理上开悟,真正应用在实践当中了吗? 你若能通过这些道理知道要让更多的人离苦,要把自己明白开悟的真相尽快告诉大家,那你就是菩萨了,如果自己明白了,不去告诉人家,又不去救度人家,这能叫明白吗?能叫开悟吗?真正的开悟要用在实践当中,要实际应用,要应用平等,刚刚给你们讲的是要认识平等,而现在给你们讲开悟要应用,如果认为学佛的理念是不平等的,你就不能很好地应用。比如:人家有钱,而你没钱,你就会觉得不平等了,你有了这个不平等就是不会很好地应用。 贤于外,也就是正常的礼仪。你把自己修行的言行告诉人家,就是德。从内心的理解,卑下平等到外表的礼仪,明白道理后做出的好的行为加起来就是你的功德。菩萨讲自性建立万法是功,自己的本性是建立在万法的基础上,你在人间所有的行为,所有的动作,所有的语言称为万法,也就是说你自己的本性如果是在所有的语言,所有的动作行为中你就有功。 一切万法是由自性流露出来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法 门,所有的在人间的行、住、坐、卧、思维,所有的好的东西,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是你自己本性的流露,但是为什么流露到最后不好了呢?因为常年累月转世粘上了不好的东西,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沾染上去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是佛性的显现,即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物质思维全都是佛性的演变,你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认为是佛性,那你就成佛了。比如:今天能坐在这里,感谢天地万物给我这把椅子。今天坐在这里听师父讲课,感谢观世音菩萨给了我师父,引导我修学佛法。回到家能与家人团聚和睦相处,感谢观世音菩萨赐给我这么好的家庭。所有一切你都把他想成具有佛性,都是佛菩萨赐给的,要有感恩心。你若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具有佛性,而且是佛性的显现,那么你就是佛菩萨了。

2,《妙法莲华经》具体讲什么?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 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众生,无论三乘五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无有余乘。由之而来佛陀对一乘之法的功德赞叹在经文中随处可见,读诵者往往只看到佛对一乘和法华功德的赞叹,却没有注意到一佛乘思想均贯穿其中。 本经共有二十八品,依太虚大师讲,分三个部分:一者、序品为序分;二者、自方便品至常不轻品,共十九品,为正宗分;三者、自神力品至嘱累品,共八品,为流通分。 正宗分有各家之说似不相同。如唐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之弟子窥基大师将正宗分约为境、行、果三门:以自方便品至持品,共十二品,以显一乘之境。安乐行品、从地涌出品二品,为显一乘之行。自如来寿量品至常不轻品,共五品,为显一乘之果。 而嘉祥吉藏大师,则将正宗分约为乘权实与身权实两大分:以自方便品至安乐行品,共十三品,为明乘之权实。 以自从地涌出品至法师功德品,为明身之权实。隋天台智者大师之分迹本二门,智者大师《法华玄义》、 《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判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以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太虚大师个人倾向以窥基大师之科判,较诸家为特胜,因由了解妙境,即可发起因行,趋入佛果故,所以太虚大师在《法华经讲演录》中取此科判。 扩展资料 《妙法莲华经》中的比喻 1.火宅喻·第三品《譬喻品》 有大长者,年老体衰,拥有无数财富和田宅,家众甚多。他的宅院广大,年久失修,仅有一门。一日家宅突然大火四起,长者见状,很是惊恐,自己虽能出逃但顾及那些孩子。他们都贪图嬉戏没有出逃的意思。为了让孩子们逃到安全地带,长者投其所好,许诺出门后可得羊车、鹿车和牛车,引众人出离火宅。 长者喻佛陀,孩子喻苦难的众生;火喻世间之五浊、八苦,宅子喻众生轮回的三界。火宅喻告诉我们:三界如火宅,众生却贪图世间虚幻的快乐而不愿出离。而佛法正是劝说众生的法门。 2.穷子喻·第四品《信解品》 少时离家出走、流浪在外的穷孩子,面对所乞讨的长者的富裕之家却不知是自己的家。长者见到穷子便认出是自己的儿子。穷子见到长者身上真珠璎珞满身、僮仆侍立左右,以为要抓他便逃走。 长者明白儿子一时不能醒悟便放其外出乞讨。接着,长者巧设方便,托人请穷子来家中打杂做事,逐渐使其明白自己就是长者儿子,最终继承了家产。经中的穷子喻二乘之人,长者喻佛陀,佛陀巧设方便,让穷子从小乘修起,渐入大乘法门,最后将佛子带入大乘境界。 3.药草喻·第五品《药草喻品》 又作云雨喻。经中以药草、树木譬如三乘之人。“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小草、中草、大草,依次比喻天人、声闻缘觉、藏教菩萨。药草虽有大中小之不同,若蒙云雨沾润,皆能敷荣郁茂,治疗众病。 三乘之人,根器虽有高下之别,若蒙如来法雨润泽,则能成大医王,普度群生。而佛法如云雨,智慧无边,对众生平等施舍,并根据众生上中下不同,滋生众生相。 4.化城喻·第七品《化城喻品》 有一个聪明的导师,为了让大众能够顺利走过荒无人烟的漫长险道,于是对众人说,你们不要害怕,前面有座可以休息的大城。如果能够进入这座城,就能够安稳快乐。这时众多疲劳之人心生欢喜,便进入化城,想象着自己将得到安稳快乐,感到无比喜悦。 导师对休息后的众人说:“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所化也。”导师指佛陀,众人指小乘圣者,后者贪图小乘涅槃境界(化城),但“化城”只是幻象,休息完后还要走向真正的宝藏(究竟涅槃,即成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妙法莲华经

3,和“愉快”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哪些?

和“愉快”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愉悦、喜悦、开心、欣喜、雀跃、高兴、等。 释义愉快 [ yú kuài ]:欢欣快乐。 愉悦 [ yú yuè ]:欢乐;喜悦。 喜悦 [ xǐ yuè ]:欢乐;快活。 开心 [ kāi xīn ]:心情愉快舒畅 欣喜 [ xīn xǐ ]:欢喜,高兴。 雀跃 [ què yuè ]:1、高兴地或欢闹地活动。 2、如雀跳跃。比喻欣喜兴奋到极点。 高兴 [ gāo xìng ]:愉快而兴奋;喜欢做某事;高雅的兴致。 造句1、登山虽然很累,可是大家心情很愉快。 2、晨风吹来清新的空气,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3、少先队员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度自己的节日。 4、电影散场了,人们陆续从影院走出来,开心地议论着电影的内容。 5、欣喜若狂的球迷把心目中的英雄抛上了天。 6、听到要举办元旦晚会的消息,同学们一阵欢呼雀跃。 7、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