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区别
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区别。 一、两者概念不同: 1、有源rfid,又称为主动式rfid,是由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电子标签的类型,通常支持远距离识别。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和半无源电子标签。 2、无源rfid,即无源射频标签采用跳频工作模式,具有抗干扰能力,用户可自定义读写标准数据,在专门的应用系统效率更加快捷,识读距离可达10米以上。 二、它们两者工作原理不同: 1、有源电子标签是指标签工作的能量由电池提供,电池、内存与天线一起构成有源电子标签,不同于被动射频的激活方式,在电池更换前一直通过设定频段外发信息。 2、无源rfid标签的性能受标签大小,调制形式,电路Q值、器件功耗以及调制深度的极大影响。无源射频标签1024bits内存容量,超宽工作频段,既符合相关行业规定,又能进行灵活的开发应用,可同时读写多个标签。无源射频标签设计,无需电池,内存可反复擦写100,000次以上。 三、两者电池原理不同: 1、有源电子标签支持内装电池。 2、无源射频标签不支持内装电池。 四、两者价格和使用寿命不同: 1、有源rfid:价格高,且使用电池寿命相对较短。 2、无源rfid:价格相对有源rfid便宜,且电池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扩展资料: 1、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 3、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为此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对应地被分为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4、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阅读器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5、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驱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6、以RFID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及后向散射耦合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方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7、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8、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 9、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 10、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FID
RFID 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有什么区别?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等这三部分组成构成。 电子标签(Tag):电子标签包含电子芯片和天线,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电子芯片用来存储物体的数据,天线用来收发无线电波。 电子标签按供电方式分为无源电子标签、有源电子标签和半有源电子标签三种: 无源电子标签:标签内部没有电池,其工作能量均需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来提供,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成本低,可制成各种卡片,是目前最流行的电子标签形式。其识别距离比有源系统要小,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而且需要较大的阅读器发射功率。 有源电子标签:通过标签内部的电池来供电,不需要阅读器提供能量来启动,标签可主动发射电磁信号,识别距离较长,通常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缺点是成本高寿命有限,而且不易做成薄卡。 半有源电子标签:内有电池,但电池只对标签内部电路供电,并不主动发射信号,其能量传递方式与无源系统类似,因此其工作寿命比一般有源系统标签要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