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角抵就是相扑和摔跤吗?为什么古代很玄,现在看就没啥意思。

角抵就是相扑和摔跤吗?为什么古代很玄,现在看就没啥意思。

所谓相扑(sumo)是指两人在土表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一方将对手扳倒 或推出土表外即为胜者。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扑就会自然而然认为它是日本的国技,其实虽然相扑在日本文献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 ,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尊为日本“国技”的相扑,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比赛时近乎全裸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表”上,扭在一起,进行角逐。巨人相撞,极富戏剧性。
在日本,相扑运动是高雅的事业,运动员要具备纯真、热心、胸怀宽广的素质以及诚实果敢、谦虚的修养。

2,为什么说角抵戏起源于秦代?

传说角抵起源于秦代,它是一种较量技艺的杂耍表演。表演者头戴牛角,互相抵触,旁边站立一个裁判以裁决双方角抵技巧的高低。后来到了汉代,这种角抵表演形式进一步戏剧化了,这才产生了像“东海黄公”这样既有简单故事情节,又有一定人物表演的舞剧。东海黄公的故事,大概是说东海有个姓黄的老头,他少年时身佩赤金刀,头缠红绸子,而且他还能施行法术,制伏一些猛兽毒蛇。后来黄公因为年老力衰,加上饮酒过度,在一次与白虎搏斗中,因为法术失灵,打不过白虎,这才落荒而逃了。 东海黄公的故事,虽然没有超出角抵竞技的范围,但它比一般角抵竞技更接近于戏剧的范畴。首先它已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其次是演员都要化装和穿戴特定的服饰。 其中,扮黄公的人,他必须手持赤金刀,用红绸缠头。他的对手也必须身披虎皮,头戴老虎面具,扮成猛虎的模样。 但是,角抵戏搏斗的双方已经不再像角抵比赛那样全靠实力来平等竞争了,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安排来进行角抵的。也就是说,不管黄公有天大的能耐,最后他也不得不败于老虎之手。当然这就不用裁判来裁决谁胜谁负了。从《东海黄公》的角抵戏表演中,已经可以证实了我国角抵、故事、舞蹈和化妆四者的初步结合。 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各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既促进了角抵文化相互的融合,又使南北文艺得以交流。在戏剧方面,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和中原民间歌舞、角抵等相结合,创造出不少比《东海黄公》更具戏剧性质的小型角抵戏。 比如魏晋时期小型角抵戏中,就是一种有化装、有动作、有歌舞的角抵戏,这便是南北朝时期齐人创作的《兰陵王》,但是它并不比《东海黄公》有多大的进步。 只是《兰陵王》那副精巧的假面具,既能表现出角抵者的内心,又能比较集中体现出当时尚武的社会气氛和英雄概念。推而广之,后世各种戏剧的脸谱,不妨说都是起源于此的。 其实,先秦战国虽然留有角抵相扑的铜牌,但第一个把带有表演和角抵性的角抵戏引入宫廷的,却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后来在秦汉之际,角抵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当时的皇帝,到下层的平民,都非常喜欢角抵活动。当时这种角抵运动不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而且还逐渐从原始的状态之中脱离出来了。 角抵活动从实用化不断向游戏化和艺术化的过渡,让这项活动真正走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3,魏汉时期的角抵是一种怎样的活动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头上装备着刀剑一样的尖状物,好像有角的公牛一样,打仗时手脚并用,还可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曾打过很多胜仗。这种“以角抵人”的方式,后来演变成为人们“两两相抵”的摔跤活动。
角抵一词来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带有娱乐性质。

4,武术发源地

武术的源流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即已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一是为了自卫,一是为了猎取生活资料,后来人们为了互相争夺财富,进而制造了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如《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有“蚩尤作兵伐黄帝”的记载。这样,人类通过战斗,不仅制造了兵器,而且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
武术的沿革
在殷商时期,青铜业发展,以车战为主,出现了一些铜制武器,如矛、戈、戟、斧、钺、刀、剑等。同时,也出现了这类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为了提高战斗力,这时已有了比赛的形式。如《礼记·王制》所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意即较量武艺高低。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步骑兵兴起,为了在步骑战中发挥作用,长柄武器变短,短柄武器(特别是剑身)变长,这样,武器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的形式已广泛出现,更加推动了武艺的发展。据《管子‧七法》载,当时每年有“春秋角试。”据《庄子·人间世》和《荀子·议兵》所载,当时比试武艺已非常讲究技巧,拳术打法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秦时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赛时有裁判,有赛场,有一定的服装。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画了当时一场比赛的盛况:台前有帷幕飘带,台上 3个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裤,腰部系带,足穿翘头鞋,2人在比赛,1人双手前伸作裁判。 汉时,有了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这都说明,汉时的武舞已有明显的技击性,有招法,又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汉时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已形成了多种技术风格的流派。如《汉书·艺文志》收入的“兵技巧”类就有13家、199篇,都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官僚贵族或耽于宴乐或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其影响也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如视剑为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甚至以木剑代刀剑,用荒诞无稽的邪说取代练武,致使武艺停滞不前。 隋唐五代时期,随著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武术重新兴起,唐初天罡拳开始流行。 唐朝开始实行武举制,并用考试办法授与武艺出众者以相应称号,如“猛殷之士”、“矫捷之士”、“技术之士”、“疾足之士”,获得每个称号都有具体标准。如“猛殷之士”要“有引五石之弓,矢贯五扎,戈矛剑戟便于利用……”(《武备志‧太白阴经‧选士篇第十六》)。这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促进了社会上的练武活动。 这时的唐朝,阿拉伯人开始大量定居于中国大地,衍生出了回族,回族武术开始形成。 随著步骑战的发展,在战场上,戈、戟逐渐被淘汰,剑作为军事技术多被刀所代替,但作为套路的演练仍在发展。 宋代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见于记载的有“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扑)等。这些社团因陋就简,“自置裹头无刃枪、竹标排、木弓刀、蒿矢等习武技”(《宋史》卷 191)。在城市中,据《栋亭十二种都城记胜》所载,在街头巷尾打场演武,十分热闹。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对练叫“打套子”,有“枪对牌”、“剑对牌”等,这时,集体项目也发展较快,例如,《东京梦华录》卷 7载:“两人出阵对舞如击刺之状……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但对抗性的攻防技术由于受了宋理学家倡导“主静”的影响,都逐渐走向衰微。身穿汉服的武当弟子在练习武术 元代统治者对民间“……二十人之上不许聚众围猎”(《元典章》卷 3,赈饥贫),连民间私藏武器也属犯罪。武艺多以秘密家传的方式冒著生命危险进行传授。这时的回族武术开始快速发展。 明代是武艺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练武经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馀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等,有的还附有歌诀及动作图解,明洪武年间,洪武拳开始流行,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民间则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其中著名的拳种,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劈挂拳等,多在清代形成。回族武术广泛传播,影响力很高。清代人对回族的认识显得更深入了一层,有了一句乾隆众所周知的“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将种。”的评价。 民国期间,社会上存在著各种形式的拳社,对传播和发展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遗产加以继承、整理和提高,成立了各级武术协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3年,举行了第1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接著又举行多次全国性武术比赛或表演大会。为了推动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国家组织创编了比赛规定套路,编制了群众武术活动所需要的初级套路和简化太极拳等,出版武术书籍和挂图,拍摄武术影片和录象。为探讨武术运动锻炼的价值,还组织有关生理的测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学化。此外,各体育学院、体育系相继设立武术课和武术专业班,大中小学也把武术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青少年业余体校也建立武术班,各地武术协会设立各种形式的武术辅导站。

5,九州古时指什么?还有什么 , 也指中国。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中国的代称还有:华夏、中华、四海、神州、赤县、(诸)华、(诸)夏、中夏、区夏、方夏、函夏、海内、禹城、禹迹、禹甸、九牧、九区、九域、八州、九囿、九土、九野、中原等。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 “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九州最开始只是泛指,因为州是很小的地理范围,茫茫大地,划为九州,并不是确切所指,到了后来才逐渐的具体划分。九州划分成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域,据记载可能是出现在战国时期。 最主要的划分有三种,所属区域也不同。 1、一种划分是豫州,属于中原,在黄河的下游,河南,山东等地。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也涉及到了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冀州是起自黄河壶口,兖州是起自黄河下游,青州是起自渤海,涉及到了河北和山东半岛,扬州是起自淮河,荆州起自荆山,凉州起自华山,雍州起自黑水,西河等地。 2、第二种划分是冀州,豫州,属于河南省的大部分,另外还有山东省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青州指的是山东东部一带,徐州是山东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雍州指的是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河南东北等地。 雍州是陕西北部,甘肃河西,青海东南,宁夏等,荆州是两湖两广,河南和贵州,扬州是淮北等地,凉州是如今的山西中南以及四川省等地。 3、第三种划分是豫州,是九州中的首要位置,起于河南。青州是东方的代表,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青州是山东半岛,以及黄河以南等地,徐州是泰山以南,淮河以北,扬州是淮河以南。 荆州是指湖北以及长江中游,梁州是陕西以及秦岭以南和四川盆地,雍州是甘肃以及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北,冀州是河北以及陕西和辽河,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州 (古代中国的代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代名词

6,中国古称九洲 请问九州具体指什么地方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九州区域于不同时期其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 扩展资料: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 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而“九”可能是确指,而不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是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的总称,也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具体的证据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州

7,东海黄公名词解释

西汉角抵戏中的一个节目取材于民间故事,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东海人氏黄公,年轻时练过法术,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他经常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作起法来,能兴云雾,本领很大。到了老年,气力衰疲,加上饮酒过度,法术失灵。
《东海黄公》
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自负的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可是法术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它演出时的情况是:“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东海黄公》表现人虎搏斗,但它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其间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它第一个突破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刺,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初步融合起来,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因而,它带有一定的戏剧因素

8,角抵在隋唐时期发展的怎么样?

其实在我国隋唐时期,角抵比赛已经非常普及了,这也加速了角抵技巧本身的进步,还有不同地区之间角抵的交流。 隋唐时期,随着全国一统,这样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多样化了。 隋唐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时期。隋唐经济的繁荣发展,通常都反映在农业、手工业上面。当然,隋唐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角抵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角抵活动在隋唐时期发展非常快,据史书《旧唐书·敬宗本纪》中记载了当时的盛况: 角抵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这个时期,相扑和角抵这两个名称是并行的,其特点还是赛力型的竞技活动,而且大多是在军队中进行的。隋时角抵戏很是盛行,史书《隋书·炀帝纪》中记载: 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看终月而罢。 还有,史书《隋书·柳彧传》中记载: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 这段文献中柳彧的奏章,也证明了隋代民间角抵戏已有非常大的规模了,而它的花费也很大,甚至到了不得不下令禁绝的地步了。 在唐代文献记载中的角抵,有一些是属于杂技艺人表演的范围,另外一些,则是上自宫廷,下至民间的普通角抵习俗。当时还产生了大批以角抵比赛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这批人大约分为两种,一种出自民间,以角抵卖艺为生。另一种是宫廷教坊乐部所供养的职业角抵者,比如唐僖宗就将一些角抵选手养在宫廷中,可见当时唐代宫廷将角抵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项目。

9,隋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隋,自立隋文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东晋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隋初,一度出现生产发展、人口增多的繁荣景象。但到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时,统治者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加上连年发动战争,弄得民穷财竭,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隋王朝。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唐初继续实行隋初的“均田”、“薄赋”政策;政治上也作了相应的改革;军事上建立府兵体制,即兵农合一制;教育上以官办学校为主,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等。这些对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发展生产、繁荣文化等,都有积极作用,使唐朝较快地摆脱了隋末战乱的影响,走向繁荣富强的30多年的“贞观之治”的和平发展时期。但由于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央政权逐步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而且出现了分裂割据、国力日衰的时期。直至唐末,终于爆发了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农民大起义,使李唐王朝于公元907年灭亡。


李唐王朝虽然灭亡,但它使中国封建制发展到鼎盛时期,各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如运河水系的开凿(隋末已开始);金银合铸的冶炼技术和采矿业都已相当发达;精密的天文仪器黄道游仪和浑铜仪已由僧一行和梁今瓒所创造;数学上三次方程式的解法已由王孝通提出;《新修本草》已收药1844种,成为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丝绸之路已把手工商品远销到波斯、阿拉伯等地,这些都对世界产生了影响。总之,隋唐时期的阶级斗争、政治改革、生产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等,都促进了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