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的默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的规定,默示是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默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作为的默示即推定,是指当事人并不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而是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进行意思表示。 不作为的默示即沉默,是指当事人不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而是通过实施某种消极行为进行意思表示。如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如不同意,请予回答,不然视为同意”。 默示的效力: 作为的默示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表示方式,其主张权利或接受义务的意思表示明确,可以直接根据其行为确定其意思。 不作为的默示则不同,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否则,不能视为意思表示。
2,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的默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的规定,默示是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默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1.不作为的默示即沉默,是指当事人不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而是通过实施某种消极行为进行意思表示。如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如不同意,请予回答,不然视为同意"。默示的效力: 2.作为的默示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表示方式,其主张权利或接受义务的意思表示明确,可以直接根据其行为确定其意思。不作为的默示则不同,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否则,不能视为意思表示。 法律规定的不作为默示表示积极的意思表示的有: (1)《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2)《合同法》第171条:试用买卖中试用期满,买受人的沉默视为购买;(3)《担保法解释》第54条第2款:共同共有人明知个别共有人擅自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没有表示异议的,视为同意;继承法》第25条第1款: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法律规定的不作为默示表示消极的意思表示的有: (1)《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2)《合同法》第48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无权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继承法》第25条第2款: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3,简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4,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是: 1. 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 2. 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可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的意思;表示意思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意思表示有意思表示的生效、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的撤回、意思表示的解释。
5,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一、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意思表示和什么是法律行为。其次知道两者的构成要加、法律效力、特征,从而判断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
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法律行为,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三、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1)构成要件
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
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
(2)法律效力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
四、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特征
(1)构成要件
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第一,必须是出于人们自觉的作为和不作为。
无意识能力的幼年人、疯癫、白痴,精神病,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胁迫下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第二,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如虽有犯罪意思而无犯罪行为的,不能视为犯罪,也不能视为法律行为。第三,必须为法律规范所确认、而发生法律上效力的行为。不由法律调整、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2)特征
法律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
五、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从二者的概念上来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即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该行为就不算是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