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行宫》原文是什么?

《行宫》原文是什么?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yuán zhěn】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注释:(1)寥(liáo)落:寂寞冷落。(2)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3)宫花:行宫里的花。(4)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5)说:谈论。(6)玄宗:指唐玄宗。

2,什么是行宫?

我国古代皇室帝王都建有许多富丽豪华的皇中和行宫别苑。所谓行宫,是指后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休息的宫室,也就是皇宫之外的离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就有关于行中的记载。行宫还有冬、夏之分。根据我国古代园林史记载:行宫大部分是依天然风景区建造的。这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修筑的“骊山汤”行宫。此行宫唐代时又进行了扩建,改名为“华清宫”,它就是一座“冬宫”。另外,隋朝时营建的“仁寿宫”,唐代也进行了改建。经修复后更名为“九成宫”,它是一座“夏宫”。 清代,康熙14岁亲政后,富有政治韬略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告诫康熙:“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意思是要唐熙注意边防建设,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不要忘记武备。为加强北部边防,康熙主张不筑长城,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把蒙古诸部建成“塞上雄蕃”,使其“众志成城”。因此,康熙十六年出塞北巡,又设置了“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并把岁幸秋狩大典立为家法,以期“威武远扬,塞垣清晕”。这样,从北京至木兰围场,清帝及随行的皇亲和官员都要在沿途休息,所需用的大量物资也不能只靠驼载、马运,需要建立行宫来解决。据记载,皇帝出巡,20里一休息,40里一住。因而,在康熙时期,光是从北京至古北口就修建行宫7处:蔺沟、石槽、怀柔、密云、罗家桥、瑶亭、王家店等。康熙二十九年又在北京西郊海淀营建了行宫“畅春园”,周围占地约10华里,现在还存有畅春园的界碑。 康熙四十年至四十八年,在北京西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占地约5000多亩。与此同时,又耗巨资营建了口外行宫。康熙时期建了8处,乾隆时又改建新建了14处,先后建立了口外行宫22处,正式命名的有20处。 乾隆十六年以后又建立了许多行宫。这些行宫,根据其功能又可分为三类:茶宫——饮水、吃茶点休息的地方;尖宫——中途御膳的地方;住宫——居住休息和游览消夏的地方。据记载,在未建避暑山庄之前,康熙每年出塞北巡一般从5月25日至9月22日,约116天。由于他经常出巡口外,促进了大型行宫的建立。1703年即康熙四十二年,营建了“避暑山庄”,承德也就逐渐发展为都会,成为同各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避暑山庄是以自然山水为主的苑囿,也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苑园,这在历代帝宫建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随后修建的“清漪园”(颐和园),也是清代著名的皇家苑囿、清代四大行宫之一。

3,古代行都和行宫有什么区别?

  不管这两者的建造目的,具体作用还有区域大小都不同,详解如下:’
  一、简介这两个名词:
  1、关于行都:
  行都,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旧时皇帝(出行时)所在处(非法定首都),皇帝必定在此。
  如南建炎三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为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今杭州市)作为“行在”,绍兴八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
  2、关于行宫: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二、这两者的区别:
  1、关于区域面积,前者更大;
  2、关于具体作用:
  前者是作为临时的都城,后者仅仅是一座暂时居住的宫殿;
  3、前者是为了更长远的目的建立的,后者是临时的。

4,离宫与行宫有何区别

离宫是指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皇帝一般固定的时间都要去居住。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离宫:避暑山庄 行宫是指帝王出巡时所住的宫殿。 龙王庙行宫位于中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皂河镇,毗邻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五次住在这里,故俗称乾隆行宫 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