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王八蛋”这个词的由来

“王八蛋”这个词的由来

解释比较多:
王八旦是汉语北方话中一个非常富侵略性及普遍的脏话。“王八”的字面意思是“龟”的俗语,但其实背后意思是指依靠妓女为生的男人。这个词语在英语具有近似意思的词语有“”。
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解释是指王八下的蛋,王八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


《史记·龟策列传》载:“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三曰五星龟,四曰八凤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月龟,七曰九洲龟,八曰王龟。”在贬龟之风日甚的时候,好事者将最后一种名龟“八王龟”简单地调换顺序,就成了“龟王八”或“王八龟”了。人们的想象力实在惊人,玩起了文字游戏,将八项德行:“教、悌、忠、信、礼、义、廉、耻”也联系上了,因“王,忘”谐音,于是“王八”演化成“忘八”了。“忘八”便是八项德行中缺最后一项即无“耻”了。事有凑巧,在北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书曰:“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盗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于是演化出骂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杂种语言的脏话。
乌龟,又称水龟(简称“龟”),爬行动物,能耐饥渴,寿命很长。传说千年老龟会说人话(见《水经注》四十《渐江水》引刘敬叔《异苑》)。古人以龟为“灵物”,将龟与龙、凤、麟并列,合称为“四灵”(见《礼记·礼运》)。殷商时期,人们灼龟甲以卜吉凶,龟甲因灼而坼袭之纹理名为“龟兆”(《左传·昭公五年》:“龟兆告吉”);人们还用龟甲做货币,名为“龟贝”(见《史记·平准书》)。春秋战国时期,龟和玉都被视为贵重之物,合称为“龟玉”(见《论语·季氏》); 们用“宝龟”祭祀天地和祖宗神灵,负责这种祭祀的官员称为“龟人”(见《周礼·春官》);人们还把龟的形象绘在大将的战旗上,名为“龟旗”(《宋史·兵志》:“战国时,大将之旗以龟为饰”)。到了汉代,列侯、丞相、大将军的印纽都刻成龟形,名曰“龟纽”(见《汉宫旧仪·补遗》);汉武帝时,还铸造过龟文之币,名:为“龟币”(见《汉书·食货志》)。唐武则天时,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佩戴一种龟形的小袋,名为“龟袋”,龟袋上分别饰有金、银、铜三种金属,以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见《新唐书·车服志》)。从上述可以看出,秦汉以前,乌龟一直被视为“灵物”或“吉祥之物”;从秦汉至唐代中叶,人们不再视乌龟为“灵物”,而视为贵重之物。
关于“王八”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往曾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如有人根据《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记载,说“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国时的前蜀主王建。因为王建年轻时乃是个无赖之徒,专门从事偷驴、宰牛、贩卖私盐的勾当,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和他同乡里的人都叫他“贼王八”。另一种说是,“王八”即“忘八”的谐音,是指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种品德的人。(见赵翼《陔余丛考》)
民间所忌讳的“王八”,指的就是乌龟。因为“王八”即乌龟的别名。(民间俗称乌龟为“王八”)为什么乌龟又叫王八呢?这只要读一读《史记·龟策传》就明白了。在这篇由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增补的《龟策传》中,作者根据远古时代三王、五帝以“神龟”和蓍草卜筮的传说,将“神龟”分为八种。每一种都有一个名称,第八种名为“王龟‘,于是,后人便将这列在第八位的“王龟”简称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乌龟的别名,人们也常将乌龟与王八放在一起连用。如明代郭勋编的《雍熙乐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将“龟儿”和“王八”连在一块,用来指同一种人:“虾儿腰,龟儿辈,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脊儿高,绞儿细,绿茸毛生就的王八盖。”由此可见,所谓“王八”指的就是乌龟,是乌龟的别名。既然乌龟又俗称王八,那么人们忌讳称呼“乌龟”的同时也就必然要忌讳称呼“王八”了。
至于王八旦,则是以上说法中忘八中的一种解法。即“忘八端”的谐音。端,事的某点、某项、某方面。如:清·林嗣环《秋声 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

“王八蛋”是民间常用的一句骂人的俗语。实际上,这一俗语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的“八端”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为做人之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那忘记“八端”的人即被骂为“忘八端”。或许是因为“王八蛋”比“忘八端”更为通俗易懂的缘故吧,后来,“忘八端”这一俗语竟被以讹传讹变成 “王八蛋”了。

2,王八蛋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八蛋”是“忘八德”的讹传。
中国人自古重视德,认为最重要的排列靠前的有“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品行如果以上八德不齐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也是被人不齿的,所以对于那些不忠不孝、不讲信义不廉洁自律、不知羞耻、不懂礼节的人以“忘八德”斥之。当然被斥为“忘八德”的人并一定是八德全无,在这八德里违反一项或者一项以上就斥之“忘八德”,“八”是个概数不是确数。
在长期的口传过程中“忘八德”被讹传为“王八蛋”与三个字组合读音有关,因为“忘八德”出现在口语中是呼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被呼的词语在汉语里是有讲究的。比如祭文、经文是送出来的,人名、口号等一般是呼出来的。呼出来的词语要求音调平仄有韵铿锵有力,所以在起名时这是其中要注意的方面之一。“忘八德”(平、平、平)三个字的组合,违反了被呼词语铿锵有力的规范,所以在口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被平仄押韵的“王八蛋”(平、平、仄)所代替,一代传一代,最终让好多人迷失了这个词语的本意。

3,王八蛋的真正含义

少年时读过一部笔记小说,书名记不得了,那上面关于骂人的话“忘八蛋”一词的解释颇有新意,也最能说服人,虽此书书名忘记了,这个解释却记忆至今。

现在的人都将“忘八蛋”骂成“王八蛋”,虽一字之差,其义远甚。现在的人,将这个词,解释为从乌龟、甲鱼之形态引来,骂那些说话不算话、遇事缩头的人。但“王”字终无从所来,无从所解。实际上是忘八蛋,而不是王八蛋也!

这就要谈到三纲五常了!那记载上说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为三纲;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这八条,是封建社会道德伦理的最根本的标准,是士大夫包括一般人的立身于社会的根本,作为一个人,忘记了这八条做人的根本,就是“忘八”呀,加一“蛋”子以示轻蔑之至,就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你背叛朋友,骂之曰“忘八蛋”;你坑蒙拐骗,骂之曰“忘八蛋”;你停妻再娶,养小秘,包二奶,骗情人,骂之曰“忘八蛋”;你打爹骂娘,欺兄杀弟,骂之曰“忘八蛋”;你寒窗十年,好不容易弄个官当,却要贪污受贿,卖官弄权,不体恤老百姓的艰难困苦,一味骄睢淫逸,人民就骂之曰“忘八蛋”!如此等等。

你看看,这仁义礼智信,五常啊,在老百姓那里就被赋予了日常的平凡得多的实际意义。相对于士大夫来说,天高皇帝远,君为臣纲离一般子民太遥远了,就是那“五”个“常”,是日常生活经常要面对的“常理”,为了大家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必须有个契约性质的东西,这五常呀,几乎变成了那时的“乡规民约”了。这就是下层人民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改造呀。

为什麽俺说他改造了呢?举例吧,比如这个仁,什麽叫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克制人们自己的欲望,回到忠君那个礼上去,孔子说呀,这就叫做“仁”了;而老百姓呢,就接过他和孟子的另外一些话,把这个仁呀,更多地解释为仁爱的意思,呵呵,这就和西方的那个“博爱”的民主自由的理念沟通了。呵呵,俺们华人能不高兴吗?你西方有博爱思想,主张一切人生来平等,才几百年呀,俺这个仁,都两千多年喽!比如那个礼,在现代就是人们互相往来的礼节,而绝不是鞭响三声,对皇帝的三跪九叩。其余也大至如此,不赘。

为什麽海外华人社会,华夏文化圈对我们这个传统文化这麽感行趣?大家要生活,要做生意,要互相发生经济的和政治的一系列关系,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就是说没有一个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标准,那不是乱了套吗?!你没有新的令全体华夏儿女认同的行为道德规范,那就只好从传统文化那里,也就是说,从孔子、孟子那里吸收现存的东西,并加以新的内容,就是旧瓶装新酒,用得挺好呀,讲了这个,起码假货比国内少得多呀,做生意也有了互信,不会到处都是骗子呀。

另有忘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谓之

4,王八蛋是什么意思?

王八蛋是汉语北方话中一个非常具有侵略性贬低性及普遍的骂人话。千年王八万年龟,“王八”的字面意思是“甲鱼”(原来写的龟,是不对的)的俗语,但其实背后意思是指依靠妓女为生的男人。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解释是指王八下的蛋,王八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比如“乌龟吃木炭、黑心王八蛋”。常常与乌龟同用“乌龟王八蛋”。 简单的说,就是脏话,指做事和做人不道德或者很坏的人。

5,王八蛋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骂人的话而已。 仔细说来“王八蛋”其实是“忘八德”的讹传。中国人自古重视德,认为最重要的排列靠前的有“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品行如果以上八德不齐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也是被人不齿的,所以对于那些不忠不孝、不讲信义不廉洁自律、不知羞耻、不懂礼节的人以“忘八德”斥之。

6,乌龟王八蛋是什么意思

乌龟王八蛋,是个历史典故,出自《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国时的前蜀主王建。赵翼《陔余丛考》中,“王八”指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种品德的人。民间所忌讳的“王八”,指的就是鳖,甲鱼。根据欧阳修《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记载,说“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国时的前蜀主王建。因为王建年轻时乃是个无赖之徒,专门从事偷驴、宰牛、贩卖私盐的勾当,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和他同乡里的人都叫他“贼王八”。另一种说是,“王八”即“忘八”的谐音,是指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种品德的人。(见赵翼《陔余丛考》)以上两种说法,虽然都不无道理,但所说的“王八”均非民间所忌讳的“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