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阳关什么意思?

阳关什么意思?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2,“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指哪里?

阳关是我国古代陆地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必经之地,在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方向古董滩附近。阳关是因为坐落在玉门关南边,所以取名阳关。汉武帝时期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咽喉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西汉王朝为了抵御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郡,同时设立玉门关和阳关两个关隘。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在当时是占据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所以被设立为屯兵的军事要地理所当然。阳关在古代是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绿洲盆地,在两三千年前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后来河流干涸,泥沙淤积,逐渐被风沙掩埋,隋唐时就废弃了。 以前在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就被称为西域,出去就是茫茫沙海,苍凉戈壁,出了这里就得算是远行,所以诗句里会写“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送别之情。现在的阳关被黄沙侵蚀的比较严重,被列入了遗址保护范围,阳关遗址存在的古关遗迹、古城遗迹、古道遗迹、古长城遗迹、古墓葬遗迹、古水源遗迹等 ,都非常具备研究和观赏价值。

3,阳关在什么地方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名称由来: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历史沿革: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阳关在古代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
  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隋唐时期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