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略读是快速阅读吗?它和精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略读是广义的快速阅读当中的一种。 略读法是一种与精读法相对而言的阅读方法。从形式上看,略读是不求深钻细研,而只求概览大意。所以,人们通常认为,略读就是泛读,因为二者的基本特点都是“观其大略”,但是,这两种读法还是有区别的。 叶圣陶先生把精读与略读纳入学校阅读课程教与学的范畴,他说,“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只是须提纲挈领,不必纤毫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费心力,自会随基肆应,所以叫做‘略’。” 这里显然把略读作为一种较高级的建立在精读基础上的技能、技巧,强调首先要通过精读培养出一定的阅读能力,具有这种能力后,才能从事真正的“略读”。如果没有精读的能力和习惯,一开始就“略读”,容易形成“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叶圣陶先生这里所谈到的“略读”,就与一般所说的“泛读”有一定区别了。 泛读是指为了概括地了解文章或片断的主要内容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广义上的快速阅读法。它与略读法一样,常常与精读法相对而言。它只要求从文章整体着眼,在跳跃式的阅读中把握表述中心思想的主要句子,不必依次去读每一个句子,更用不着咬文嚼字。一旦对文章或片断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有必要、有兴趣仔细地阅读全篇。 一般而言,泛读又叫概览、粗读,因为它“只观其大意”,所以与“要—一探究”的精读有对立的意义。但泛读又往往成为精读的先期阶段,与精读有着密切的联系。 换句话说,泛读由于从整体上先把握了文章大意,有利于精读时的准确理解。有一种所谓“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局部”指对文章的分析性精读,后一个“整体”指对文章的综合性精读,而开头的“整体”,就是指概览,即从整体角度上进行的泛读。有泛读(梁启超所谓“鸟瞰”)作先导,精读时就能抓住重点,深入钻研。 略读多以书面材料为对象,旨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广度,其作用就在于能够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来实现增加信息量和扩大知识面的目标。 略读时,读者只求略观大意,知其梗概,大致把握读物的要点和特点;而不求溯源探微,究其深意。其基本步骤是:首先,阅读前言(或序)、后记(或跋)和目录,了解作品的概貌和作者的意图;其次,掠读(或者扫读)正文部分,把注意力放在大小标题和有特殊标记的字、句、段上面;最后,仔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者所需要的部分。
2,精读与略读的区别有什么关系
精读与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充分发挥精读与略读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值得认真探讨与研究的课题。精读与略读的区别有哪些呢?下面是的精读与略读的区别资料,欢迎阅读。
精读与略读的区别
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 速读训练 ,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 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 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大量 经验 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 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精读与略读历来是学问家读书的焦孟之法,从来没有哪个人一生只靠博览群书而最终学有所成的,更没有哪位大哲先贤平生只读一本书而成名成家的。晋人陶渊明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谓博览群书的典范,可是任谁都能想到他也曾有过学有专攻的少年时代;宋人赵普曾自谦说自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一千年来没有哪个呆子真会相信他一辈子只读过论语,而且还是半部。
略读带来高效率,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我们汲取大量信息,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注意学生略读速读能力的培养,因而他们的孩子思维灵活、视野开阔、知识面丰富,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我国 教育 界的注意和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略读能力和阅读量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 儿童 的阅读状况一定会得到整体改观。而与此同时,精读却由于费时费力,越来越为人们所不取,这其实是一件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无数学问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精读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不但能在最大限度上最全面地吸收书本所蕴含的信息,而且能起到锻炼思维、引人深思、启发智慧的作用,所得远甚于走马观花的略读。
目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甚或整个社会,大都以提高学生阅读量为己任,老师教研或家长聚会听到的大都是最近孩子有读了几本小说、看了几本童话,数目越多便显得成绩越大。这本没有错,家长老师社会重视阅读是件好事,我在《可怕的差距》一文中也曾针对加拿大小学生年平均阅读量过千万字的现状发出提高我国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量的呼吁。然而如果片面注重略读而忽视了精读,那么就丢掉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读书传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领悟和研究,更不利于学生。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就是精读的高手和忠实实践者。一天,有位朋友去看苏东坡,发现他正在抄《汉书》。朋友感到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3遍了。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轼不仅三抄《汉书》, 其它 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然而正是这迂钝之法成就了一代大家。苏东坡的抄书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读。现代著名 散文 家秦牧主张读书要学会“牛嚼”和“鲸吞”。鲸吞当然无异指大量的略读,牛嚼自然是精读了。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由此可见,略读精读的确哪个也偏废不得,只有二者结合使用才是真正的读书良法。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但鼓励他们博览群书、广吸海纳,号召他们每人每年至少250万字的阅读量,更注重知道他们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精读,试验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将操作 方法 做一简单 总结 。
我一直主张每个学生甚至每个老师都要做到一年精读一本书。通过精读一本书,不但可以学到语法修辞、写作方法,还能训练语感、积累语言,甚至能起到端正思想、优化思维、安身立命的巨大作用。一本书成就一番事业、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 故事 绝非天方夜谭。
既然精读的意义这么深远,既然一年只读一本书,那么挑选什么书作为精读对象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我一般采用教师引领在前、学生自由选择的办法,指导学生精心挑选所读数目,总的原则是首选古今中外各类名著,难度略高于学生水平,写作风格以明白晓畅为佳,如《上下五千年》、《二十五史故事》、《郑渊洁系列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杨红缨系列小说》、《红楼梦》等都是学生喜爱的好书。
提到精读难道就是读得慢一点,一个字一个字崩吗?当然不是的。我说过,我们的做法是一年精读一本书,因此无论读书的时间安排还是读的具体方法我们都有特别的讲究,绝非抗日持久的磨洋工。具体说来说,我们一般将整个读书过程分作六步,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步,快速浏览。要求是以平时浏览报纸的速度快速浏览全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准查字典,不准问别人,只求流畅顺利而又认真地将全部内容读完。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时间,结束后全班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每位同学自由说出自己对全书主要内容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这一读书方式最接近我们日常读书学习的实际做法,对提高学生语感、锻炼他们快速把握和理解海量信息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二步,逐句精读。这一步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每次精读必须准备好笔和字典,遇到不会的字马上查出来,在书上注音释义。读到精彩之处要用合适的符号圈画出来,并写上自己的感想。遇到自己不明白或反对的地方,要特别做上记号,事后向别人请教或提交全班讨论。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到两个月。精读期间每周举办一次小组内交流活动,各位同学将自己的疑惑或心得拿到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一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学习海量知识、挖掘文字内涵,同时起到锻炼学生总结提炼和分析感悟的能力。
第三步,放声朗读。这一步要求学生将书的正文一字不差地放声朗读出来,要求字正腔圆,发音准确,声情并茂。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诵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一步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在此期间,每周举办一次全班范围的美文朗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检验朗读效果。
第四步,全书抄写。指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流畅的字体、最准确地将全书一字不差抄写下来。要求每次看书至少要在心里记忆半句,然后一气呵成,坚决杜绝学生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的现象发生。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每三天教师收缴一次,进行全班书法之星、快笔之星的评比。
第五步,精彩段落背诵。这一步的做法和意义不言自明,在此不再赘述。这一过程我们一般在一个月时间完成。
第六步,升华提高,其目的是锻炼思维、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所读书籍至少写出10篇以上 读书笔记 ,内容可以是对主人公性格为人的理解,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感悟,可以是对疑难问题的研究,还可以是对其中精彩段落的分析等等。这一步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事实证明,在鼓励学生广泛略读的同时,激励学生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精读,对学生语感、思维、口头表达、学习习惯、生活态度、性格气质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只要教师认真引导、步步抓实,其效果非泛泛而读所能比拟。
精读与略读有什么关系
1、精读
精读的特点:“纤屑不遗”。也就是说,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的对象主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 文章 。精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朗读和笔记的能力。精读训练的重点是:教师提示精读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逐步练习,直到完全掌握精读的技能,形成熟练的技巧与习惯。
精读的技巧与习惯主要凭借语文课堂教学来完成。训练的方法按阅读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字的训练、词语的训练、 句子 的训练、段落的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分析写作特点的训练。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可采用“导读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采用“设疑法”;为激发学生情感,提高阅读效率,进行审美教育可采用“情感法”。
2、略读
略读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就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略读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导,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指示不同的阅读方法,并组织学生通过写 读后感 ,开讨论会等形式掌握阅读要领。
略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默读,就是无声地读。不用口发音和耳朵听,只用眼睛看、用大脑想,速度比出声读快得多。其次是在读时要去掉多余的动作。如阅读时用手指,用铅笔、尺子在页面上指指点点,头随视线的移动而移动等。这些都是多余的动作,略读时要去掉。另外是要扩大“视野”,即增大眼睛的扫视范围,由原来的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最后,略读时抓住关键字、词联想。如看到“恨铁”就联想到下面可能是“不成钢”,这样做可节约一半的时间。
阅读训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辛的过程,但我们只要认定素质教育的方向,明确阅读训练的目的,科学运用阅读训练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略读教学和精读教学的最大区别
精读教学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略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略读教学只抓住导读即可。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相对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较为浅显些,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已由幕前转到幕后。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绝不能放羊,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3,精读课和泛读课的区别是什么?
精读课和泛读课的区别是: 其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程度。 还有其对课文内容的灌输程度也不同。 还有上课的方式也不同,其精读课的更加的激情。 精读课和泛读课的简介 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 泛读课: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积累语言。
4,精读和浏览是什么意思
精读指以掌握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知识为目的的读书方法。即精细深入的阅读。 浏览指粗略,快速地简单看一下。我国传统的读书法,南朝的萧统在《序》中就指出要广泛地阅读。浏览为略观大意,它与精读相辅相成。也指通过其URL检索资源。 如果资源包含指向其他资源的链接的网页,浏览网页将同时查找已链接资源的URL。用户单击映射对象的问号图标、使用“浏览”命令时MicrosoftContentAnalyzer将浏览资源。 扩展资料 精读方法: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对书中的名词、概念加以界定(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词);对该书形成的背景(或理论产生的背景)应有所了解;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同类的事物要比较;找出理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操作、原则、步骤)。 理解典型案例;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找出其局限性和不足;运用例子进行联想;自我思考一下假设性的问题和情况;把已经理解过的东西用自己想法再次复述一遍;写读后感。 浏览大致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扫描式,要求在阅读中一目数行,迅速扫视,摘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读前言、目录、结束语等。跳读式,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如读标题、图表、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语等,以用于查找相关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