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英国燃油危机持续,超四分之一加油站仍无油可售,导致油荒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燃油危机持续,超四分之一加油站仍无油可售,导致油荒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出现的燃油危机表现为加油站无油可加,首先因为劳动力的上涨,许多运输司机因为对薪酬不满而停止了成品油的运输,另一方面加上媒体的渲染和报道,加剧了英国人民对于燃油的恐慌情绪,出现了英国市民哄抢燃油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这次的英国燃油危机。 首先是因为英国脱欧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英国的卡车司机出现了用工荒,剩余在岗的卡车司机希望自己的薪酬能够得到提升,但没有得到回应,进一步打击了英国运输司机的积极性,致使许多燃油运输车辆都停止了运行,搁置在停车场内。没有了燃油的运输,英国尽管自身保持着正常水平的燃油提炼和生产,但燃油的运输却导致了燃油没有办法到达加油站,缺少了最后一公里运输的加油站很快就被英国大量的燃油需求所掏空,加油站纷纷出现了燃油短缺的现象。 英国媒体在发现燃油危机出现之后,也很快跟进了报道,普通民众在得知燃油有可能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也都纷纷来到了加油站加油,屯油,这样的情况进一步消耗掉了加油站里所剩不多的燃油,从而引发全国性的燃油短缺问题。 可以说,英国的燃油短缺,一方面在于运输配套环节的缺失,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也加剧了国民的恐慌情绪,从而使加油站内的储备迅速消耗掉,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 英国政府在得知燃油出现短缺之后,也是迅速组织企业进行了补救,抽调了一大批军队士兵用于驾驶运输燃油的汽车,甚至允许有驾驶资格的外国公民临时进入英国从事燃油的运输工作,可以说采取了很大的力度解决燃油运输的问题。据了解,目前英国的燃油短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逐步地缓解,英国市民的生活也在逐步回复正常的秩序当中。

2,英国一水泥卡车被误认装燃油,遭20辆车跟踪,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最近,英国出现一则搞笑的新闻,一旦运送水泥的卡车被群众误认为是装载了燃油,因此遭到20辆车的跟踪。设置在这位运送水泥的卡车到达目的地之后还有车主直接下来问他是送到哪一个加油站的。英国出现了燃油缺失的现象,很多加油站没有油可加,导致司机们出现了情绪上的焦虑。 一、油荒带来的后果 油荒带来的后果不只是大批民众的生活不方便,甚至有医护人员因为车没有办法加油,没有办法开往医院工作,很多癌症病人的相关治疗都延后了。因为缺少燃油,进而会导致其他的燃料也开始出现价格飙升的情况。在加油站排队的大批司机,有些人还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选择动手。 二、欧洲能源问题 除了英国出现油荒,之外欧洲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也再创新高,飙升的价格更是在冬季来临之前给欧洲地区的能源部门带来很大的压力。要知道接下来有一个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即将到来圣诞节前这一段时间里,也就是欧洲进入冬天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取暖需要用到天然气,开车需要用到燃油电价也会持续飙升,没有天然气就发不了电,以上种种问题导致欧洲的能源价格猛涨。 三、如何应对能源问题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政府人员发展会议上表示当前欧洲市场能源缺失的问题是因为欧洲国家在气候问题上采取了投机的态度,一味的缩减能源开采领域投资造成,缩减能源开采领域投资,造成的结果就是能源不足。虽然目前为止,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清洁能源的使用,但是在清洁能源没有能够完全替代掉现有的能源模式之前,现有的能源是不能够中断的。

3,中国的成品油市场是否应向民企开放?

首先,我不赞同开放。

对楼上两位作总结:回望历史早在1998年成品油市场就“开放”了,民企很多,但到1999年,国务院收回对进口原油的权利。后来诸如神马油荒之类的。。。都是因为民企没有原油可炼(他们的产能几乎是实际的10倍)2楼所说的“向民企开放”,其实门槛很高,有没有充足的原油供应,可谓真不是神马“开放”。。。只是在“敷衍”罢了。。。对于两大国企巨头的市场份额,现在应该是70%才对!!

理由:(排名不分先后)
1.定价权不可失→成品油价格对CPI有重要影响(总要有运输吧)
2.完全开放→国家的监管力度必然要上一个层次
3.我国没有像“反托拉斯法”这样的保护股民的法案→民油企进入资本市场→股民风险大
4.贫富差异扩大→石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有钱的人会赚的更多
5.原油的进口问题→国家的外交策略→双边贸易的筹码
6.政府的大肉肉→不愿失去这么多利润

国内卖比出口贵???
这是因为,表面上看,国内的“税”多:消费者每购买一升零售汽柴油,就会向国家上缴城建税、消费税、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还有就是外交策略了!!政治问题,不解释。

末了,总结一下,石油是个很特殊的市场,绝对有饱和——而且现在有提倡新能源,省油的小排量混合动力车之类的。。。而且,是有周期性的——有时产量过剩,出口过大。。。

政治问题!!不解释。。。

4,国际社会对油价定价机制的研究

近期,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油荒”,许多媒体都作了大量分析报道,将矛头指向了我国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当前的定价机制?当前机制存在哪些弊端?定价机制的改革取向应是怎样?

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形成及评价

自1998年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历了三次改革,其中第三次改革所形成的机制,也就是现行的机制。这个机制是自2001年11月份起形成的,那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据典型运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再由中石油与中石化在基准价上下浮动8%的范围内,制定出具体的零售价格。当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加权平均后得出的价格波动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

总体看,前期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但要看到,前期的定价机制改革之所以运行得很不错,兼顾了各方利益,主要得益于改革时面临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那就是国际国内石油供应相对宽松,油价相对保持平稳。而自2003年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后,现有定价机制便不堪重负,而且,人为压低零售终端价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

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

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石油产量、石油需求以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产量增长幅度有限而需求增加势头不减,再加上政治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低油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社会要适应进入一个高油价、高成本的年代。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先在石油价格平稳时期所形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变化,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革。

(一)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以及波动的频繁性将使得当前的成品油价格刚性愈加强烈,只涨不落的矛盾突出。据统计,1999年至今国际油价涨幅已超过400%。国际原油价格从2002年每桶24美元左右,上涨到2005年8月的66美元。我国政府也不断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自2004年3月31日至今,一年多时间里成品油零价格经历了七次调整,频率比较大。七次调整中,只有一次是降价,而且社会对降价反应并不像想象中的好。因为,从2004年10月份开始,国际油价曾有一段时间的下跌,但国内油价并没有随之下降。而今年5月23日进行降价调整时,国际油价下跌的趋势并不是很明朗。本来,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作相应调整,随市场变动而变动。但由于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以及波动的频繁性使得消费者对国内油价走势的判断更加固化:只涨不落。这与原先制定的随国际油价走势做出相应调整的定价机制相悖。

(二)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要低于国际油价,还没有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容易误导消费行为,很难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虽然国内不断调价,但幅度有限,主要是考虑到高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和人们的承受能力。例如,从今年年初至今,国际油价上涨了逾60%,已达到67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多次调整涨幅也才为22.5%。这种相对较低的成品油价格,容易误导消费行为,并不利于我国长期的能源供应。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相对较低的油价助长了一些大排量、高耗能轿车的使用,同时导致部分地区、部分产业出现经济过热。

(三)定价机制易于导致油价倒挂,特别是使得石油加工业亏损严重,产量上不去,石油零售企业可能会出现油源短缺或“油荒”现象。从上面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原油进口价格已与市场接轨,随之波动;而成品油零售价格却由于时滞原因,还不能适时进行调整。这个机制在油价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所谓的“油价倒挂”现象:国际原油价格攀升,炼油企业原油采购价格不断上升,而成品油的价格却并没有随之提高,造成成品油价格低于企业的炼油成本,企业“越炼越亏”。

(四)现行定价机制容易激发囤油欲望,助长石油流通体制中的投机现象。当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时,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国内销售者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国内油价的基本走势:上调还是下调,在做出价格预期后,就能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囤积。在生产环节,由于国内炼油环节还是处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垄断原油炼制阶段(目前全国非国有炼油企业不足百家),由于配置计划和供应保证等原因,国有炼油企业的巨额关联交易在客观上无法避免。为减少亏损,两大集团将在自认为可以保证国内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加工量。加工量不能完全兑现,再加上调运不及时等外部客观原因,可能出现局部甚至全局性资源紧张。一旦短缺,市场力量将进一步加剧短缺的负面循环。一方面,原油进口不足、炼厂炼能不足或者消极应对,都难以在短期解决;另一方面,社会加油站由于获取油品的渠道越来越窄,囤油行为有增无减。即便是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巨头,也有可能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囤油、惜售的投机行为,从而对石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五)没有真正反映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市场的影响,与现实开始脱节。

如何认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一)定价机制改革应与价格调控相结合,避免定价机制改革成为油价上调的信号,从而带来价格连锁反应。由于石油价格是上游产品的价格,很多的下游产品都和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油的价格变动成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可能带动整个物价指数上升。虽然我国在经历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明显加强。但是,如果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时期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很容易被一些企业和个人借机助长石油涨价,进而抬高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带来价格连锁反应,推动价格总水平回升甚至上涨。

(二)认清石油产业的双重特性,深化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取向,又要积极稳妥有序有别分步推进,更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石油产业具有竞争性、基础性的双重特性。作为竞争性产业,成品油价格理论上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供求形成。具体进程要取决于市场发育程度。作为基础性行业,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对所有行业和人民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对成品油价格放开的进程、时机,是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要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能源供求、储备几个环节的可承受度、价格可控的程度。考虑到近两年石油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国际油价在高位有较大幅度波动等情况,不宜完全放开价格。但仍应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从多方面引进市场竞争,反映市场供求,使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更加具有灵活性、及时性,更多地反映市场供求的真实变化。

(三)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出现“油荒”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解决“油荒”问题,不是单独地改革定价机制本身就能解决的,必须综合配套解决。“油荒”的出现并不是单纯地由定价机制造成的,即使成品油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涨的话,国内石油消费将受到影响。在现有两大公司控制进口石油的背景下,不排除为了降低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拥有进口权的石油企业尽量控制石油供给量,同样可能出现“油荒”问题。因此,要解决“油荒”问题,不是单独地改革定价机制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改革整个石油投资、生产、经营体制。但出现“油荒”肯定说明油价形成机制有问题,必须做出一定的修改。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尚不是很成熟,成品油批发市场竞争主体不多,如果现在就完全放开,势必形成少数企业垄断控制,联手赚取超额利润。还可能使“走私油现象”重新“抬头”,一些企业通过不法手段,从国内外差价中牟取利润,甚至会造成国内市场的混乱。没有政府定价的风向标,完全依靠分散市场自主地形成价格,势必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毕竟,石油作为基础能源,维系着国民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成品油价格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完全开放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如果不加以控制,对消费者来说可能结果可能更坏。因此,近期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取向只能是在政府主导下逐步走向市场化定价。

从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进口原油的到岸价、炼油厂的出厂价、经销中的批发价或调拨价和最终的零售价。在这四个部分中,到岸价是完全由国际市场决定的,政府很难管制,其余的都可以控制住。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只管出厂价,其余的批发价、调拨价、零售价完全放开;二是政府只管零售价,在国际、国内批发价一定浮动范围内零售价不变。

按第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炼油企业进行补贴,即不管国际原油价格如何变动,炼油企业的出厂价格保持在一定幅度浮动,如果原油价格变动幅度很大,政府要考虑用一定数量的补贴或者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来支持炼油企业的生产,这种方法意在尽量减少炼油企业由于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出厂价格之差所带来的损失,保持其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降低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波动幅度。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炼油企业是终端石油公司的加工车间,给炼油企业进行补贴实际上是给整个石油产业链补贴,不利于把我国石油公司培养成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大石油公司;从价格机制上看,则是从国际市场价格机制的倒退。

第二种方法是对批发价、调拨价、零售价等进行一定的控制,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当前价格机制的一种改良:增加零售价浮动的幅度和调整中准价的频率。一方面加大在零售基准价基础上的成品油价格浮动比例,即企业在国家确定的零售基准价基础上,可以自行确定的价格浮动比例超过目前8%的限制。这里面涉及浮动幅度的限制问题,幅度过大无异于完全放开价格;而不对成品油定价作任何政策性限制,会加大高油价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或放大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病,因此,对这个具体幅度还要做仔细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在调整中准价的“频率”上作文章,在国际油价高涨的时期内,将目前“一个月跟踪法”的时间跨度缩短,改为两周跟踪法,甚至更短。通过加快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从“滞后定价”逐步过渡到“实时定价”,从而向更合理的市场规则迈进。这样,不仅可以矫正被扭曲的成品油市场,减少炼油业的亏损,而且能使各个方面适应油价的频繁变化,为油价机制的改革创造条件。

综观上述改革办法,各有其缺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油价高涨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油荒”问题,但仔细考究起来,灵活运用两种办法是若干种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法中最便于实际操作的方法,也是一个最接近实际的办法。要想最终解决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问题,必须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解决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等现实问题;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第三,要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现竞争;最后,配套进行成品油市场准入、油源和市场监管等环节的改革。只有综合进行整个石油体制改革,才能促使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5,关于珍惜资源的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可是,又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呢?为什么要大力推荐节约呢?下面请听听我的心声吧!
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
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我们要节约用电,因为电几乎是由烧标准煤产生的,而在我国储藏的煤只够开采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首先,从自我做起,我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盛夏时节,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适合就可以了。平时的照明灯,尽可能用节能灯,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的电能转化为了热量,只有小数转为光线,而节能灯把电能几乎转化为了光明。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是地球母亲,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4月22日,当第37个“世界地球日”踏着春天的舞步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地球母亲,应该怎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万里春光。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是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但是,当前在我国,无论土地资源还是矿产资源,其保护、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形势,都不容我们乐观。我们不得不问一问:地球的春天,是永远的吗?
尽管我们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乱占乱用农地和基本农田的事,还时不时地发生;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钢筋混凝土铺就的“大饼”,仍在一个劲儿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吞噬着周围的万顷粮田……
尽管矿产资源供给已经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瓶颈,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费和破坏资源为标志的无证小矿山,仍在不停地乱采滥挖;即使在大矿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开采方式也还在继续;乱堆乱放的尾矿,不但使本来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惨遭抛弃,还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变为摧毁田地、庄稼和百姓生命财产的杀手;矿山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但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也威胁着他们的居住安全;我们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可生产和生活用水还在被随意地挥霍着,珍贵的地下水被过量开采或者污染着;我们的能源已经十分短缺了,可雨后春笋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费着油和煤炭资源……
在土地、矿产资源供求全面紧张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国土资源利用粗放、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我们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广阔的世界眼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国家立下了几个必须达到的约束性硬指标: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预期性)。现在,各级政府和企业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就在我们身边,“电荒”、“油荒”、“煤荒”、“水荒”等等,正无时不刻在困扰着我们。珍惜资源靠你我他。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摆脱快速发展中的资源困境,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相关报道:
云南整顿矿产资源开发 初步遏制"六乱"蔓延势头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自去年9月以来启动的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实效,初步遏制了乱占、乱采、乱卖、乱批、乱收、乱管“六乱”蔓延的势头。
据介绍,通过对违法违规开采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和处理,全省共清理出无证非法采矿行为2240起,越层越界开采110起,责令停产整顿588个,取缔非法采矿点2545个,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1.8万元,处以罚款278万元,没收矿产品1.5万吨,注销和吊销采矿许可证89个,给予行政处罚1661人,追究刑事责任67人,严厉打击了乱挖滥采、破坏环境、无证非法采矿行为。通过全面核实证照,全省现设置有效探矿权2824个,登记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5%。各州、市、县政府通过组织联合执法,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徇私舞弊、失职渎职、公职人员参与或变相参与办矿的行为进行了初步清查。到目前为止,共查出41人涉嫌参与办矿、入股分红。针对去年出现的矿产勘查“虚热”现象,有关方面按照“六条原则”和“十个不批”的办法,组织力量,进行集中甄别处理,迄今已处理发证近千件。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资源消耗40年内翻一番
4月19日上午世界自然基金会(WFF)公布了《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报告显示亚太区人民耗损资源的速度接近该地区自然资源复原速度的两倍。从1961年到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几乎超出了原来的一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消耗的资源在40年中翻了一番。报告的发布者表示,尽管如此,中国的国家生态足迹却比较稳定。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节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大白天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习惯了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习惯了洗碗时的长流水,复印机旁的废纸张……还有,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欲。
因此,当国务院提出2004年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当隔膜已久的“节约”二字不断重复于我们的耳边时,一些人觉得“不习惯”。
有人说,节约是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丰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提节约是否不合时宜?有人说消费是生产的牵引机,是现代化列车不可缺少的车轮,倡导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是否守旧落伍?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不加节制的资源浪费撼动生存根基
节约与浪费是相对的,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我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到平均数的1/4,600多个城市里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但我们珍惜水了吗?
农业是水资源的用水大户,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的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了,利用率仅为40%左右,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
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我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
生活中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样肆无忌惮。实验表明,一个水龙头如果一秒钟漏滴一滴水,一年便滴掉360吨水,而我国多数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更在100亿立方米以上。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们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却使我们的耕地锐减,光是小小的实心黏土砖,就能一年毁掉8万—10万亩良田,仅砖厂侵占土地就达400万亩。
在粗放使用、无端浪费中,能源也进入了紧缺时代。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的最低值,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消耗近4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除了科学技术落后的因素外,人为浪费是一个大漏洞。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非典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未能阻挡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态势。但是,从去年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开始,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之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重要资源紧缺必将受制于人,关键时候,资源可能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迫在眉睫的资源危机敲响自然警钟
乘坐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列车上,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我们时常感到一种满足:捉襟见肘的日子过去了,生活越来越红火。
但当我们知道,今天的富裕生活是要靠过度耗用资源来实现,今天的发展是要用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利来换取时,我们还能如此坦然地粗手大脚地生活吗?
“原以为你无限宽广,不在乎失去一片荫凉。原以为你有无穷宝藏,不在乎掠走一点安详。原以为你无比坚强,谁知你的泪在流淌。原以为你母爱无疆,谁知你渐渐失去力量。”
现存资源的匮乏与穷绝,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让我们必须静心聆听自然的警示。在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之后,国人初尝资源短缺的苦涩。在排队购买蜡烛的烦躁中,在忽然陷入黑暗的恐慌中,警钟其实已经敲响!
地质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勘测证实,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已成为“资源弱国”。50年后中国除了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有识之士警告,2010年中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不得不为我们今天的挥霍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困难,也将成为损坏我们美好生活的最大隐患。
其实,在发展的车轮下,如何应对资源短缺的挑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世界各国,节约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不少国家的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已经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那是一些远比我们富裕得多的国家,但他们对于资源利用的精打细算,让我们汗颜。
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扣除成本,可节约的资金便相当可观!而在课本循环使用过程中,又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
我们的近邻韩国人已经节约到牙齿了,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一次性筷子本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木筷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浆出口中国换取外汇。
惠普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实力雄厚财大气粗,但他们却在办公室里设了“备用箱”和“再生箱”,只用过一面的纸张都放在备用箱中,其他人可以再利用那纸的背面,两面都用过的纸则放入再生箱中回收。在全球的爱普生任何一家公司里,所有双面用的打印纸在用完之后还必须用于粘贴各种报销票据。
这些看起来锱铢必较甚至有些精细琐碎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共识:再富裕也没有权利浪费资源。
节约资源依赖每个人的行动
积羽沉舟,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节约资源,那么我们的资源储备将无法承载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舟;
滴水成河,如果13亿人口的中国真正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它所汇集的力量将不仅是我们国家走向未来的支撑,也是我们民族对于地球和人类的馈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中杜绝浪费之事人人可为,可以节约之处俯首即是。
淋浴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洗一次澡可以节约60升水;用口杯接水刷牙,只有0.5升水,如果让水龙头开着5分钟,则要浪费45升水;厕所使用节水型器具,每次可节约4—5升水;洗菜时用盆接水洗,而不是开着水龙头,一顿饭可节省100升水……
全国13亿人口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意味着成千上万亩森林免遭砍伐厄运。全国每个家庭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节省大量的石油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如果采用节能光源,我们的照明用电量将下降60%,一年可节约740亿千瓦时电能,相当于节约2989万吨标准煤。如果把国内现有的1.3亿台冰箱全部换成节电冰箱,每年可节电431.32亿千瓦时,相当于半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掌握着对这些民族发展“命脉”生杀予夺的权力,成之毁之、爱之损之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曾经大力倡导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斤煤、一寸布的精神。现在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日子好过了,但那种节俭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加丰富的意义。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俭为值得彰扬的美德。今天,我们的20字公民道德纲要也将勤俭节约大书其中。
选择节俭,不仅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追寻一种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
它的名字叫可持续发展。
它需要13亿国人同心协力、身体力行。

6,六年级上册四单元口语交际(准备),今晚用,急!!!!!!!!!

众所周知,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归根结底,人类是环境的主体,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其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必然影响他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草坪上的一个脚印,墙角的一团废纸,垃圾堆里的一块废电池……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甚至是不加考虑的一个动作。然而,殊不知这些看似无意的举动,却给我们的环境和资源留下了后遗症,造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关注环境,关注绿色,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更多的大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了解日常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对几十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环境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同学对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或者是一点也不了解,例如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这个图形的了解,什么是电子垃圾,很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等这样的日常知识不了解;而仅仅只有28%的同学对环境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得多一些,但都不是了解得很全面。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何种原因所致呢?是我们对环境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还是像这七层多的同学那样根本不关注环境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调查结果还表明,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中,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几个专业中,环境专业的同学对环境知识的了解较多的占48%,水保的同学占39%,其他专业的同学只占13%,从这样的数据中,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环境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学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环境和水保专业的同学就占到了87 %,这足以让我们引起重视,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不忘加强对环境知识的教育和宣传,这对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环境保护的目的
我们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有18%的同学认为环保是为了保护每一个生命。这与环保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保护环境来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认为是保护生物 多样性或者是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同学占44%,这部分同学较清楚地了解到许多动植物的锐减,生态系统已经不平衡,环保就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认为,这也不是环保的根本目的,只能说是环保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环节;归根结底,环保的根本目的是38%的同学认为的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但正是这种自私才使人类认识到了环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这38%的人为了自身的发展才环保,但他们是否意识到了发展的同时又会给环境带来破坏呢?这就要求我们寻求一种既可以发展又可以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二)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有48%的同学最关心的是与水有关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等,他们意识到了水的宝贵性,至于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是如何做的,不属于本次讨论的问题;我们还发现,有42%的同学关心的是全球变暖的问题。最近几年气温的异常的确值得我们关注。在这里90%的人关注的问题都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与38%的同学认识的环保的目的相一致,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关。但是,还有10%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与环境基本没有关系,这一小部分的同学没有意识到环境的严峻性,是环保意识淡薄的体现。
基于上述两个小问题,我们又对同学做了日常行为习惯的调查,看看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三)日常行为习惯
此部分,我们针对大学生日常环保小细节以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积累进行调查,如针对问卷中“若你在街上看到垃圾,你会作何举动?”的问题,98.62%的同学回答“会等到有垃圾箱时再扔”,剩下的1.38%则“会随手扔在地上”。又如在对于一次性饭盒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56.08%的同学“偶尔使用”,18.92%“从不使用”。另外,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数量和次数。从这些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及理念相较从前已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摒弃将环保理解成简单的书面或口头教育模式的误区,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环保的真正内涵,并乐意发挥自身的力量将这股环保浪潮席卷社会但是,在回答“分类垃圾箱的鉴别”的问题时,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不甚了解。从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在环保知识方面的相对缺失。不少人愿意以实际方式来关心环保事业,但很多人也忽略了很关键和最为基础的一点: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即使有再强的环保热情也终归徒劳无用。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理解环保知识的重要性,用知识去充实自我,这样才能更正确、更有效地支持环保、投身环保事业。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6%的同学是经常做随地扔、吐痰或者是践踏草坪这样的事,这是保护环境的做法吗?很值得我们反省。而有32%的同学偶尔要做这些事,这一小半的同学的做法与上述两个小问题的结果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表明很多人有环保的意识,但很难将这种意识带到平时的行为习惯中,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从来不做这样的事同学占62%,这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只有把这种意识带到行动中,才能对环境保护起到作用。
三、环境知识的应用
我们的调查结果是:当问及对建立绿色校园有何建议时,有34%的同学提倡加强宣传。宣传自然好,但不落实到行动中是很难做到保护环境的。另有14%的同学提不出任何的建议,这个结果很令我们吃惊,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居然有这么多的同学毫无建议。对于保护环境,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哪里会没有建议呢?看来没有对环境保护引起重视。还有42%的同学建议多种花草,加大校园的绿化面积等等。这些建议对建立绿色校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不够,这表明同学们应用环境知识的能力还不够强,还有必要将理论提升到实践中来。另外,当我们提出我校在宣传环境知识方面应如何做时,有54%的同学认为以宣传为主。在 们宣传环境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实践吧,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学习。同样,也有20%的同学没有建议,不知道怎么做,面对这样的结果,的确让人心寒,自己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却速手无策,可想而知,这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有多强。还有8%的同学认为只要从自己做起就可以了。这一少部分的同学没有将自己容入到集体,他们简单地认为自己做好了就可以做好环保,这是很不现实的。另有18%的同学认为参加活动,以实践为主,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有这样一个结论:在保护环境方面,无论是对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还是具体的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做得还不够。在宣传方面,应该在全校都开设环境方面的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境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保护环境的一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环保不只是一种观念,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环保不应该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的教化,只有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以最优化的方式将环保事业推上新的高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7,近时间为什么老闹油荒?什么原因所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查道炯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油价上涨取决于两个结构性因素:一是美元持续贬值,二是剩余产能的制约导致使国际原油供应持续紧缺。这两点导致油价长期看来不会下跌。

但第三个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给外界造成的印象是中国未来对原油有巨大需求。这种需求使国际交易商放心大胆地囤积石油,而不担心没有销路。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从现在的10%左右降低到6%,那么油价很可能出现回落。如果中国开始征收燃油税,抑制经济过热增长,可能会给国际市场一个预警信号,从而降低交易商对投机的热情,缓解国际油价的上扬趋势。

8,最近为什么闹油荒得厉害?

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拟从4月起减产100万桶原油

--------------------------------------------------------------------------------

石油交易员周三表示,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要成员沙特阿拉伯已经通知主要石油消费国,将从4月起减少供应,落实2月的减产决议。据悉减幅将达8%至11%。

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拉米雷斯周二在加拉加斯表示,将于3月31日举行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有可能决定把该组织的原油日产限额再削减100万桶。

今年2月10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将该组织的原油日产限额从2450万桶减少到2350万桶,以便在美国和其它石油进口国由于天气转暖原油需求下降时稳定国际市场的油价。

9,为什么闹油荒啊

主要是垄断造成的,和国际油价相比较,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关键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垄断本质造成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原本是一家,类似美国的美孚,为了防止垄断就一分为二,一家从事采油,一家从事炼油,这一下弊病就出来了,采油的总是以国际原油期货为标的,按高价把油卖给炼油的,炼油的只有天天叫亏损,一叫亏损就会引来补贴和涨价,回过头来再看其年报或季报却是十分暴利,这就是防垄断造成了目前国内这两家企业这样的怪胎!

10,油荒的原因有边5个答案

7月23日,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

会再次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北京地区93号汽油再创历史最高价位。有关方面对此的

解释是,上次涨价没有调整到位,我们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旧低于国际市场,今后将考

虑国际市场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继续推进价格调整。谎言是多么的的圆满,但是,我

们早就有各种手段来论证,这是明目张胆的欺骗。

一、中国进口的石油没有达到60美圆的。国际市场达到60美圆的是北海清质

石油,其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东地区、南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是无法达到

60美圆的。而中国大量进口的是低质高含硫石油。据著名的经济情报杂志分析,国际

油价在54美圆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价格大多在30美圆左右。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

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二、美国与中国石油价格比较。美国平均每升93号油大概是人民币4.7元,可

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税,并且人家公路没有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或者收费

很低。而北京的类似汽油销售价格已达4.24元,实际价格高于美国。如果有关方面

说,中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更将被下面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海关宣布

上半年查获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烟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国成品油便宜,那应

该是从中国向国外走私才对,为什么要从国外向中国走私?过去查获的特大走私案

件,都与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关,可见内外差价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险。



三、石油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巨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

挣钱的,报道说利润接近千亿元,而其年经营额在5000亿元左右,利润空间已相当可

观,利润率非常可观。以净资产收益来分析,即使是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其优质上市

公司净资产收益为5%到10%为主,而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根据其 2004年年报为

17.32,其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为20.32%。大家说这是不是很惊人!是房地产行业优

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这才是惊人的暴利

证明!我不久前与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触,他们去年的利润超过40亿元,总结因素

是价格高、市场好。可见,中国石油企业是很不错的业绩,怎么还有长期亏损的说

法,这不是欺负老百姓没头脑么?



四、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

经济和宏观调空的复杂局面加剧。可怕。成品油涨价,因为你是垄断,但下游产业却

是竞争性行业,不能涨价。比如公交和出租车,关系群众生活,其价格调整要经过严

格审批,油价从2元涨到4元多,公交价格和出租车价格并没有什么提高,可见,油价

上涨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补贴中。汽车制造业是国家寄希望的产业,但消费环境不

良,加上油价上涨,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两年的工资并没有显著增长,翻倍上涨

的油价让大家很难受。可见,这是赤裸裸的掠夺,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增加了所谓的

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

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

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

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

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

集团所有。国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

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



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

说得算?国内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

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

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的利润了!!



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于是我们就这样

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



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

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0#油从今年3月份的3.18上涨到7月份的

4.06,快一块钱了,还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阿?无耻

的抢劫!!2004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

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

给两大集团打工呢!!



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

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

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纯粹国家的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

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

了。



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

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有时候看到纺织厂的女工虽然一天

12 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

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情真是无法描述。前

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

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

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



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

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



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

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 0.1亿

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

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抢占绝大部分配

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

部网站看看!!



我是业内人士,所以知道两大集团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误解油品涨价的原

因,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发言的。可惜我不是记者,否则早就揭他们的老底了!



谢谢大家帮顶,大家有工夫就转贴,不要让整个社会被两大集团“炼油厂亏损

/加油站亏损”的幌子骗了!(看中国)





华南油荒 传两大集团幕后操控



珠三角油荒愈演愈烈,广州、深圳近半数油站无油可加被迫歇业。部分油站

前大排车龙,大陆专家和部分业界人士怀疑,广东和上海油荒是中石化和中石油所设

的局,这两家垄断大陆炼油和成品油供应的集团,想藉油荒向主管机关施压,争取提

高油价。

近日来,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东莞、佛山、中

山、肇庆等城市,自7月中旬以来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而广

西、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进入8月,珠三角地区的加油站就零星出现“无油”、“油

未到”的告示。这几天各地油站门前更出现等候买油的“车龙”,高速公路上经常有轿车

因汽油耗光而停驶下来,每公升汽油也从人民币4元7角涨到7、8元。



对于华南“油荒”现象,中国媒体认为中石化、中石油对石油生产、供应、进

出口体制的垄断,形成了中国石油行业中的“巨无霸”,也造成中国石油供应体系的脆

弱。有中国媒体的评论文章指出,华南油荒是“有组织、有计划”造成的现象。



香港文汇报也引述大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话称,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品供

应集团可能是制造油荒的背后黑手。两大集团属于国有企业,在大陆炼油和成品油供

应占绝对垄断地位。对内,两集团几乎拥有大陆全部油气资源;对外,则垄断石油进

口权。在炼油领域,全大陆一百万吨以上的大中型国有炼油厂,大多数划归中石油和

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



在广东成品油市场供应体系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占了85%以

上的市场份额,而中石化更居主导地位,一家独占全省年销售量的60%左右。



大陆专家指出,目前大陆原油进出口业务的贸易权、成品油的调配和批

发,以及全大陆七万多座加油站,都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化、珠海振戎公司手

中。寡头超额利润的背后是国家给予的强大财政支持以及合法垄断权利。



针对有关传闻,中石化、中石油有关人士否认,他们表示,所谓油荒是北方

港口因台风影响,导致运输受阻所致。广东省和广州市经贸部门上周末宣称,中国石

化、中国石油两大公司有50万吨成品油正在运往广东,只因近日接连受到台风影

响,延缓了供应,广东“油荒局面”有望在三天内缓解。



但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公司昨天告诉新华社记者:“8月份,广东成品油消费需

求仍将持续增加,而资源供应将更为紧张,市场供需矛盾仍将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