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吕诗是导演吗?

吕诗是导演吗?

导演简介:吕诗,著名导演,于2014年6月17.18日在北京门头沟戒台寺策划执导《戒台梵音》大型音乐舞台实景剧,开创了“梵音系列”大型音乐舞台实景剧艺术表现形式的先河;著名大型文艺晚会总策划、总导演,曾多次组织并执导国内大型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吕诗导演于2012年开始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并于2014年策划执导海南海口“爱在行动”中国佛教盛典大型公益晚会,共有140家寺院参加,曾任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编导,于2012年任CCTV3综艺频道《七天乐》栏目导演、《越战越勇》栏目导演。北京久川晟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2,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全诗大意?

全诗意思是: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作者:唐朝诗人吕岩。 创作背景: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原文: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拓展资料: 吕岩:吕岩即吕洞宾。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而且被许多行业聘请为名誉祖师爷。据说吕岩本是一儒生,曾经去应试,被仙人渡化,导入仙途。这个仙人有说是铁拐李玄的,有说是汉钟离权的。这个故事就是很有名的《黄梁梦》,大抵与《壶公三戏费长房》相似。 像古代笑话《我要手指头》中讲点铁(或石)成金那个故事也有借用他的大名的版本。有一种说法是:五代时,吕岩曾与陈希夷同隐于华山,陈希夷即陈抟老祖,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说活到一百一十八岁寿终。 那么吕岩其人大抵便是生活在五代至宋这个时期了在民间,吕洞宾是一位与观音菩萨、关公一样妇孺皆知、香火占尽的人物,他们合称“三大神明”。唐宋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为“八洞神仙”。在山西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吕洞宾,原名吕岩,故乡在河中府永乐镇(今山西芮城县,现芮城县有纪念吕洞宾的道观-永乐宫)。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辈都做过隋唐官吏,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

3,古诗《牧童》全文加拼音是什么?

mù tóng《牧 童》 (唐)吕岩 cǎo pū héng yě liù qī lǐ 草铺横野六七里, dí nòng wǎn fēng sān sì shēng 笛弄晚风三四声。 guī lái bǎo fàn huáng hūn hòu 归来饱饭黄昏后, bù tuō suō yī wò yuè míng 不脱蓑衣卧月明 拓展资料: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创作背景: 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作者简介: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4,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央视梅地亚”?

梅地亚电视中心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日本放送协会所属21世纪企业公司合资组建的,是集四星级旅游饭店、新闻中心、电视节目制作以及卫星传送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始建于1988年,2001年12月底与日方结束合作,现隶属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如今,公司仍保留着原有的服务项目,并秉承以往的经营特色。其主要经营项目有:出租客房、公寓、写字楼和会议厅;经营中、西式餐厅、酒吧;从事电视节目制作与传输业务,并为外国电视新闻的采访和电影、电视节目交流制作提供场所、设施和有关服务;附设商品部、收费停车场和健身、娱乐、美容等服务设施。

公司地处北京交通主干线 —— 西长安街北侧,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玉渊潭近旁,毗邻北京西客站、中央电视台、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71家接待饭店之一的梅地亚中心,已经于2004年6月2日同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签署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住宿接待服务协议。做为第二批签署协议的饭店之一,梅地亚中心的全体员工将会为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四海宾朋提供优质的服务!

5,给小女孩起名

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一共八个字:四个天干,四个地支。而每个天干和每个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所以要看一个人八字中是否缺什么五行,就是要分析组成八字的这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对应的五行是否缺什么了。您的儿子这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中都不包含水这个五行,那就是八字缺水或者说命中缺水了。
语嫣:语笑嫣然
雅婷:优雅,婷婷玉立

6,胡夏是谁?谁是胡夏?

胡夏(1990年3月1日)实力歌手,出生于广西南宁。
台湾超级星光大道第六届总冠军。被媒体誉为“清泉音”。
赛后签约Sony Music,发行专辑《胡 爱夏》《燃点》《傻瓜探戈》,主演电影《伤心童话》。2011年,为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献唱主题曲《那些年》并因此歌走红。
获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和第2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提名。
最近为《四大名捕2》演唱主题曲《放下》获一致好评,被观众媒体一致评为电影的亮点及点睛之笔。

7,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解析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
B、对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强迫/倔强
C、造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装扮 怄气/枢纽 阻塞/边塞
【标准答案】.D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字音,这是基础,(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点】 对新课标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错提醒】 A项和B 项考生容易判错!!
【试题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高考考点】成语是基础!
【易错提醒】对成语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D
【试题解析】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高考考点】 病句的基本类型
【易错提醒】病句不能改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试题解析】 (按总分结构排序。)
【高考考点】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易错提醒】不知怎么排!!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标准答案】C
【试题解析】(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高考考点】文言基本解释!!
【高考考点】对文言的感知能力!!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标准答案】B
【试题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高考考点】文言基本解释!!
【易错提醒】文言基本解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

【标准答案】C
【试题解析】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高考考点】文言整体感知!!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试题解析】(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
(《荀子?劝学》)
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李商隐《锦瑟》)
⑶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
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试题解析】(11.(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 沙场秋点兵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试题解析】12.C、D(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3.C(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试题解析】14.正确。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15.从“见”升华为“诗的境界”需要用“直觉”见出来,经过思考之后,豁然贯通,“诗的境界就会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

8,求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试题(2000-2008)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75.htm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解析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
B、对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强迫/倔强
C、造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装扮 怄气/枢纽 阻塞/边塞
【标准答案】.D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字音,这是基础,(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点】 对新课标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错提醒】 A项和B 项考生容易判错!!
【试题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高考考点】成语是基础!
【易错提醒】对成语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21.htm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为完整无误的校订版,附答案及大部分试题的详解。详解部分,虽然耗费了不少精力,但由于本人学识水平的有限和手头资料的缺乏,仅是一孔之见,定有不少疏漏乃至谬误之处,请使用者斧正。该试题详解仅用于同行切磋,本人保留对详解部分版权的享有,不得用于营利,转载请注明出处——广东省惠来一中语文组方仕贞)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

答案:B。分别读zǔ;qie;jū;jǔ。

A项“峥、狰”读zhēng;“慎”读shn;“缜”读zhěn。

C项“诮、俏、峭”读qio;“梢”度so。

D项“辍、啜”读chu;“拙”读zhuō;“绌”ch。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答案:C。“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当时名望很重,符合语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