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日记网 > 教育知识 > 正文

目录

1,菩萨蛮共有几首,分别是谁写的?

菩萨蛮共有几首,分别是谁写的?

一、《菩萨蛮》是个词牌名。历代有很多用它填词的。
二、《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三、以《菩萨蛮》填的名词有:
【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唐】温庭筠《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唐】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唐】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唐】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尹鹗《菩萨蛮·陇云暗合秋天白》
【宋】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宋】张先《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宋】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宋】陈师道《菩萨蛮·行云过尽星河烂》
【宋】赵令畤《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宋】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宋】魏夫人《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
【宋】苏庠《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
【宋】陈克《菩萨蛮·赤栏桥尽香街直》
【宋】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宋】吕本中《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
【宋】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宋】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宋】向子諲《菩萨蛮·天仙醉把真珠掷》
四、另外还有毛泽东主席的《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2,辛弃疾一共有哪几首菩萨蛮?

菩萨蛮
辛弃疾

稼轩日向儿童说。
带湖买得新风月。
头白早归来。
种花花已开。
功名浑是错。
更莫思量着。
见说小楼东。
好山千万重


菩萨蛮
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
长条折尽还依旧。
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
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
小山生桂枝。


菩萨蛮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
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
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
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
辛弃疾

香浮乳酪玻璃碗。
年年醉里尝新惯。
何物比春风。
歌唇一点红。
江湖清梦断。
翠笼明光殿。
万颗写轻匀。
低头愧野人。


菩萨蛮
辛弃疾

淡黄弓样鞋儿小。
腰肢只怕风吹倒。
蓦地管弦催。
一团红雪飞。
曲终娇欲诉。
定忆梨园谱。
指日按新声。
主人朝玉京。


菩萨蛮
辛弃疾

锦书谁寄相思语。
天边数遍飞鸿数。
一夜梦千回。
梅花入梦来。
涨痕纷树发。
霜落沙洲白。
心事莫惊鸥。
人间千万愁。

3,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的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黄蓼园:“按,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蓼园词评》)

4,《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 是谁写的? 整首词的意思是什么?词人想表达什么,当时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晏几道写的。
描写了一个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刻画了她弹奏的神情、动作,表现了高超的演奏技艺。“声声写尽湘波绿”写筝曲之妙,令人联想到湘水荡漾的绿波。“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年青秀美的特征。“幽恨”即写曲中情,也写弹筝女的心声。“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即含蓄地写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弹筝女柔和自重的表情。“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弹筝女的神情,与乐曲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5,菩萨蛮共有几首,分别是谁写的

【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唐】温庭筠《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唐】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唐】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唐】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五代】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尹鹗《菩萨蛮·陇云暗合秋天白》
【宋】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宋】张先《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宋】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宋】陈师道《菩萨蛮·行云过尽星河烂》
【宋】赵令畤《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宋】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宋】魏夫人《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
【宋】苏庠《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
【宋】陈克《菩萨蛮·赤栏桥尽香街直》
【宋】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宋】吕本中《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宋】向子諲《菩萨蛮·天仙醉把真珠掷》

6,温庭筠的菩萨蛮一共多少首?是十四首还是十五首?

温庭筠菩萨蛮词 十四首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一作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一作关)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菩萨蛮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一作雁)归君不归。 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菩萨蛮 雨晴夜台玲珑日(一作月),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绣帘垂箓簌(此二字以“罕”字头换竹字头),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一作日)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7,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是出自哪一首词

这首词是晏几道写的。
描写了一个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刻画了她弹奏的神情、动作,表现了高超的演奏技艺。“声声写尽湘波绿”写筝曲之妙,令人联想到湘水荡漾的绿波。“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年青秀美的特征。“幽恨”即写曲中情,也写弹筝女的心声。“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即含蓄地写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弹筝女柔和自重的表情。“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弹筝女的神情,与乐曲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8,晏几道经典诗词

一、晏几道的经典诗词作品统计如下: 临江仙:《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蝶恋花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生查子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 《生查子·春从何处归》 南乡子:《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清平乐: 《清平乐·留人不住》 《清平乐·蕙心堪怨》 《清平乐·幺弦写意》 木兰花:《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木兰花·初心已恨花期晚》 菩萨蛮:《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 阮郎归:《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阮郎归·来时红日弄窗纱》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玉楼春:《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玉楼春·当年信道情无价》 浣溪沙:《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酤》 《浣溪沙·午醉西桥夕未醒》 六幺令:《六幺令·绿阴春尽》 《六幺令·雪残风信》 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长杨辇路》 思远人:《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 御街行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晏几道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二、作品的感情特点: 1.纯情锐感的品性和痴情不移的特征。 真与痴是晏几道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贯穿了他的全部词作。他的词充满了忧愁和悲伤,冯煦说他是“古之伤心人”,黄庭坚说晏几道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与大晏词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富于哲理完全两样。“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小山词》中的许多至情形象其实就是至情晏几道的真实写照,《小山词》的纯情中,是有“痴”的因素在起作用。无论是追情往事,写对爱情欢愉的体验,还是感伤离别,抒发刻骨相思的情怀,都充溢着一股强烈的情感,这感情常常被渲染到十分浓烈的地步,近痴带狂,甚至“无理”,以至于被人称之为“鬼语”。 2.抒情的“向内转”与个人化。 抒情小词到了晏几道,已明显地由晚唐五代不具个性的艳歌转为抒写一已之情的词篇。从总体上看,晏几道此类词作已脱离了歌舞欢场上逢场作戏的性质,就比较更带着个人的色彩了,而不是《花间集》的没有个性的艳词了。这是一点不同。晏几道的这些有专指的情词已从其他艳词中跳脱出来,重心向内转,向情深处转,不纠缠于艳事本身,着重于男女情爱中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努力挖掘和表现的是心灵中的情绪,是更深、更细、更微妙的情的底蕴。 3.语言深婉细腻、情感曲折跌宕。 晏几道词往往用语较重,感情色彩强烈。例如“拼”字的运用就是晏几道词的突出用语。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 (《丑奴儿》)、就中懊恼难拼处(《风入松》) 、才听便拼衣袖湿(《浣溪沙》)。这些词句用“拼”,或表达感情的无法控制,或表达主人公为情不惜一切的决心,或表达情感的绝难割舍。这个“拼”字,成了《小山词》表达情感极致的一个非常形象的字眼,也是晏几道苦恋情结形象写照。词人的十分用情、为卿而狂的心态和情态在这一“拼”中和盘托出、栩栩如生。如“乱”、“醉”、“破”、“恼”、矾限”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眼,在《小山词》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三、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 —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9,求晏几道的小山词

《小山词》由晏几道所著,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几道所整理成书,下面节选几首较为有名的词作: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生查子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10,李淑一写的《菩萨蛮》,要诗词,现在

《菩萨蛮·惊梦》 作者:李淑一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能动愁多少。 底事太难堪,惊依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译文: 在卧室中早早地便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晚上独自一人时愁绪万千。所经历的事情让我难以承受,夜晚惊醒时依稀记得一点梦。我出门在外的丈夫不知现在哪里,已经六年没有他的消息了。醒来回忆起跟他离别的时候,眼泪直流的把衣服都湿透了。 扩展资料: 《菩萨蛮·惊梦》创作背景: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白箬铺镇桃林村,是书香门第,1997年逝世。李淑一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革命先驱)认识,24 岁与柳直荀结婚。她结婚三年左右,柳革命离家,李淑一独自在家教书,养育儿子,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直到解放后,李才知柳早在1932年就死在王明左倾路线的手里。她守了几十年的寡,一生十分坎坷。1957年5月,毛泽东给李淑一写信:“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李淑一在接到毛泽东的这封信后,即将她早年写下的一首《菩萨蛮·惊梦》 (1933年夏,一天晚上,李淑一在梦中见到丈夫衣带褴褛,血渍斑斑,不禁大哭而醒,于是连夜写下了《菩萨蛮·惊梦》一词)赠与毛泽东,毛泽东因此而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寄托他对杨开慧和柳直荀的哀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淑一

11,菩萨蛮的原文是什么?

苏轼写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苏轼的《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苏轼的回文菩萨蛮七首
菩萨蛮(回文)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菩萨蛮(夏景回文)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
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菩萨蛮(回文)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菩萨蛮(回文四时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
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寻乘花细。
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散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隔暖飞花雪。
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
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12,菩萨蛮 温庭筠的原文~~

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 叠盖了部分额黄, 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 整一整衣裳, 梳洗打扮, 慢吞吞, 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 对了前镜, 又对后镜, 红花与容颜, 交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襦, 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