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求欧洲的发展史。
- 2,“一本书”和“一册书”的区别是什么?
- 3,做10页的画册,建多大尺寸?由于纸张厚,内页总比首页小
- 4,一个页表项有多大???
- 5,礼品册和礼品兑换册有什么区别?
- 6,什么是礼品册? 礼品册有什么好处?????????
- 7,新手求教,漂移有什么技巧
1,求欧洲的发展史。
知识梳理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手工工场时代
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始于工场手工业经济,其特征是手工劳动,商业资本控制着手工业生产,重商主义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在国际格局中,经济中心先由农业经济发达的亚洲转到商业经济发达的地中海地区,再后转到工业经济发达的大西洋地区;经济领先的国家先是意大利,后是荷兰,再后是英国。
16世纪前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历史产生重大转折,历史从各方面体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鲜明特点。
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阶段(14~16世纪)
14~15世纪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其表现有三:第一,在社会经济方面,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国际市场开始逐渐形成,世界开始打破封闭状态,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开始形成趋势。同时,西欧国家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它一方面给当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残暴的资本原始积累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在思想文化方面,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14~17世纪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从意大利迅速波及到西欧,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在此基础上,西欧又是掀起了反对天主教专制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解除了精神枷锁。第三,在社会制度方面,在革命条件比较成熟的尼德兰,爆发了世界上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影响深远。
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7~18世纪)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所具有的巨大转变的特点,向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经发展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其表现有四: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指17~18世纪处于手工工场阶段的欧美的英、美、法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最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经曲折反复,推断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1789~1794年的法国革命担负起反对国内外反对势力的任务,资产阶级由上到下的三个阶层在广大人民的推动下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成为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封建国家的改革:国内外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冲击,使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法国的路易十四、俄国的彼得一世、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的特蕾西亚女王和约瑟夫二世等一些有远见的封建君主开始实行改革,这些改革的形式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地推行,目的都是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因而这些改革不可能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客观上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趋势。③启蒙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也更加成熟,以理性主义为旗帜的启蒙运动从英国波及到欧美,其中法国的启蒙思想成就最高。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加广泛和深刻,它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仅成为法国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还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④殖民扩张: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资产阶级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17~18世纪的荷兰、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多次争霸战争,仍然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形式,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时的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寥若星辰,从全局上看,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的较量中还处在下风,这一点从拿破仑战争失败中已明显反映出。这也说明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还需要经历更长期的斗争与努力。
2、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
⑴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封建主义经济,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在这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盛行,经济危机开始出现。
英国最先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的前提条件,因此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从19世纪开始又向欧美国家扩展开来。1825年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标志英国国内市场统一;1847年经济危机蔓延欧洲大陆,标志欧洲市场统一;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整个世界开始在此基础上连成一体。由于科技、市场、资本等方面的优势,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独占鳌头,成为“世界工厂”。
⑵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从物质和精神上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力量。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运动有两个历史使命:第一,在德意俄日等封建国家,要推断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结果,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民族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要改革手工工场时期的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结果,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法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1848年二月革命压权建立了第二共和国。尽管各国革命的具体任务有差异,但是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却是这个时期所有资产阶级运动的根本任务。
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的同时,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活动也空前加剧了。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这个时期的殖民活动从野蛮掠夺的形式发展到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大批亚非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得以确立。通过革命改革运动和征服殖民地两种途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了。
3、电气时代
从宏观上看,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上半期的二战结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即资本主义的电气时代。这一时期的前三十年是和平发展时期,后四十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但总体来看,经济发展仍很迅猛。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而言,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滤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第二次科技革命: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的30多年的稳定发展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其基本特征是科技的新成果迅速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在能源、交通、电讯和化工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以英法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外投和技术设备更新慢等原因,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被美德超过;以美德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技术设备更新快、国内外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垄断组织的推行等原因,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以俄日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虽然薄弱,但发展较快。在这一时期,以科技为基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美德等国形成,成为发展进步的趋向。
⑵垄断的产生: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产生深刻变化,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垄断组织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方式应运而生。垄断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大,调节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和政府也日益成为垄断组织的保护者,资本主义逐渐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即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但这个时期尚属于私人垄断阶段,垄断组织还没有发展到垄断整个经济命脉的程度。
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疯狂地进行扩张,更加迫切地需要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将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这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但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也进一步资本主义近代化了,体现了殖民扩张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的特点。
第二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年)
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因为战争的经济危机而大起大落,几经波折,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加强,呈现了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向。
⑴一战严惩破坏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引起了战后经济危机。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却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日本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成为东亚霸主。在美国的“金元”扶植下,西欧经济迅速在战争的废墟上崛起,进入了20年代的稳定发展时期。
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基本矛盾也日益加剧并激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并由此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英法美这些资本主义制度相对完善、民主传统影响比较强的国家,主要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摆脱危机,保存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初具形态。
4、电子信息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呈阶段性发展,经济格局从美国独霸向多元化、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⑴第三次科技革命
条件: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理论基础,机械、电子原有技术的进步,成为它的技术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它的到来,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冷战的刺激,推动了它的到来。标志:以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计算机的发展和利用为标志。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⑵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下列阶段性特征
战后初期,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西方各国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马歇尔计划),迅速恢复了生产。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70年代以后,是经济“滞胀”和低速发展时期。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战”,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3~1975年),此后西方经济陷入了“滞胀”状态。为此,西方国家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交替实行强化和放松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自由竞争或两者兼顾。80年代出现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好势头。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由70年代前美国独霸、欧日依附演变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加强。
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9世纪初至1871年,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初步发展
工业革命使工业无产阶级壮大起来,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早期工人运动主要表现为自发的破坏工厂和机器,如英国的“卢德运动”。后来,工人阶级也开始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并逐渐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斗争。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1848年欧洲革命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直接展开了战斗,并发挥了重要作用。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出现了反动政治局面,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19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猛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并走向国际联合。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再次处于低潮状态。
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体现了自发性、暴力多、政治斗争为主的特点。工人运动的客观历史作用,主要还是作为资本主义运动的辅助力量。因为经济的发展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所以工人运动失败是必然的。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2、1871年至20世纪初,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
19世纪701年代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工人的人数猛增,国际工人运动又逐步走向高潮。罢工运动的次数增多,规模扩大;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组织性大大加强。在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成立了第二国际。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泛滥。在与修正主义的斗争中,俄国诞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维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工人阶级政党广泛建立,有组织的斗争较多;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第二国际内机会主义思潮泛滥;欧洲工人运动中心从法国移到德国再移到俄国。
3、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下,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等问题。
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掀起了革命高潮。各国共产党广泛成立。在此基础上,共产国际(也称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30年代在指导各国共产党积极展开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人类历史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抗。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在苏联。
4、二战后至今,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曲折前进
二战以后,东欧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亚洲的蒙古、越南、朝鲜和中国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形成了社会主义陈营业员,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但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矛盾分歧日益扩大、激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原有的合作遭到破坏,60年代初,社会主义陈营不复存在。从80年代后期起,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政治局势发达了激烈的动荡,改革举步维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中国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联系点拨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的严惩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要突破陈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断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斗争。
⑶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形态上基本是商业资本控制工业资本,所以在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商业或金融资产阶级,革命后当权的是金融资产阶级而不是工业资产阶级。
⑷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革命前夕则集中体现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是以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
⑸革命前进行了较充分的舆论准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是清教,较后发生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启蒙思想为理论武器。
⑹由于封建统治者(或殖民统治者)势力强大,采取暴力压制资产阶级的要求,镇压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因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无一例外采取起义、革命战争的暴力方式采取政权。
⑺由于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本主义力量并未强大到使革命一蹴而蹴的程度,因而革命道路是曲折的。
⑻革命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但未彻底实现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只是利用政权运用法律形式奠定治国原则(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基本原则),工业革命以后才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
2、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原因、地位和作用
⑴工业革命推动了革命和改革的浪潮
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欧洲和北美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继英国之后,法国和美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等的工业革命正在展开。工业革命以及随之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不仅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要求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而成为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⑵走改革之路的原因
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尖锐对立,加上资本主义相对弱小,资产阶级除了采取团结下层人民用暴力的方式推翻封建压迫,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压取政权则别无他法。
②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建立在反封建基础上的政治同盟关系已不复存在。
③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有了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使资产阶级感到恐怖,资产阶级担心革命会革到自己头上来。
④17~18世纪资产阶级在封建国家的改革中积累了经验。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如重商主义政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使资产阶级尝到了甜头。
⑤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资产阶级在物质上已经取得绝对优势,迫于压力,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进行政治改革。
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四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二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如美国、荷兰(也有人将其归入前一类);三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以俄国、日本为代表;四是通过民族统一运动,德意志、意大利就属此类。之所以有上述不同的方式,是由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工具;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方面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更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生命力的法宝。
二、马克思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3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有选择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诞生是西欧资本主义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问题的巨大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
三、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人运动的不同
19世纪70年代前的工人运动主要体现了自发性、以暴力斗争、政治斗争为主的特点,工人运动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工人阶级主要以资产阶级同盟的身份参加反封建斗争,与资产主义历史主流的斗争目的基本是一致的。除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斗争外,工人阶级的政治要求基本上属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有早期的工人运动,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革命中,工人阶级积极投入斗争,斗争失败后,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低潮,60年代重新高涨,并建立了第一国际。1871年爆发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革命。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工人运动,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阶级矛盾的加剧,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第二国际建立,社会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突出特点是:①工人阶级政党广泛建立,有组织的斗争增多;②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暴力性武装起义减少,第二国际内机会主义思潮泛滥;③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罢工斗争多围绕经济要求展开;④在封建专制影响较大的俄国,工人运动兴起,列宁主义诞生后,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
四、社会主义运动中经历的三次大曲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前和之后,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许多不足和挫折,具体表现在:①苏联自1917~1991年曲折发展;②40年代中斯到9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③1919~1943年的第三国际至1947~1956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再到60年代以来国际共运的大分裂。
社会主义运动发生重大挫折,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①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时间很短,缺乏基本经验,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②“二战”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要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决非短时期能达到的;③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艰巨、复杂,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④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告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它必然遭到资本主义的敌视、遏制、围剿以至颠覆。
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但是中国在70年代末以来,逐渐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前进的历史给人们以重要启示: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它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定要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从实际出发,坚持长期斗争;③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还处在初创阶段,需要不断的革命来完善。
2,“一本书”和“一册书”的区别是什么?
排除这两个词的其他意义,仅从“本”与“册" 的量词词性来看,区别不大。"册"是表示一本书的量词;而"本"是表示一册书的量词。如:"人手一册“与”人手一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从词源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一、两词的区别
1.”册“是由本义引申为量词的。甲骨文”册“本义就是指用皮绳串起来的竹简(书);而”本“是由引申义“固有的、原有的、本来的”的引申义“旧本、版本、抄本”再引申为量词的。
2. “册”作为现代汉语的量词有一套丛书不同内容的排序本的含义。如汉语大字典共八个分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或者第一册、第二册……,或上册、下册,不能说第一分本、第一本或上本,因为现代汉语“本”只有数量概念,没有排序或次第概念。
3. 古代简册典籍是没有“本”的概念,但却有“册”的概念。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不过这里的“册”主要指书简。古代书简以“卷”为量词。
4.“本”最早作为量词是用于草木的。因为“本”的本义就是草木的根或干。与书籍有关的概念大概在纸张发明后用于书籍典章后才于汉代开始使用。大概在元代可以用于戏曲的的量词。如头本《西厢记 》,上本《桃花扇》。
二、词义解析
(一)册
【汉字】册
【汉语拼音】cè
【汉语注音】ㄘㄜˋ
【基本字义】
1.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花名~。画~。
2. 量词,指书籍:一~书。
3.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命。~封。
【详细字义】
1..〈名词〉
(1)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2) 同本义 [book]
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说文》
(3) 经传多以策为之,字俗作筴
史乃册祝。——《书·金滕》
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
王命作册。——《书·洛诰》
有册有典。——《书·多士》
(4) 又如:名册;画册;纪念册;册书(史籍,史书)
(5) 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volume]。如:册籍(名册);册历(亦作“历册”。账本)
(6) 特指皇帝的诏书 [imperial edict]
祝册自京师至。——韩愈《南海神庙碑》
(7) 又如:册文(古代帝王祭祀时告天地神袛的文书);册书(古时君王施于臣下的文书。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十一种)
词性变化
2.〈动词〉
(1) 册封,封爵 [grant in a imperial edict]
册太子则授玺绶。——《新唐书·百官至》
(2) 又如:册立(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册正(把妾扶为正室)
3.〈量词〉
(1) 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 [copy]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二) 本
【汉字】 本
【汉语拼音】běn
【汉字注音】ㄅㄣˇ
【基本字义】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5. 原来:~来。~领。
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详细字义】
1.〈名词〉
(1)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root of a plant]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patriarchal clan]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foundation;basis;origin]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capital;principal]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source;origin]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agriculture]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master copy]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book]。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base on;in according to]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2.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native;original]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basic;fundamental]。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3. 〈动词〉
(1) 执掌,统辖 [preside over;hold]。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examine;study]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4.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one's own;itself]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current;this;present]。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this]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5.〈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6.〈副词〉
原先,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本
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楍,古文。布忖切〖注〗徐锴曰:“一,记其处也。本末朱皆同义。” 〖注〗、,亦古文本。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木下曰本。从木。从丅。此篆各本作本。解云从木,一在其下。今依六书故所引唐本正。本末皆於形得义。其形一从木丄。一从木丅。而意卽在是。全书如此者多矣。一记其处之说。非物形也。大雅以本奏为奔走。假借也。布忖切。十三部。
3,做10页的画册,建多大尺寸?由于纸张厚,内页总比首页小
你是做图片设计的工作的吧,你不需要过分担心,你做十页中间的页面是厚了,所以要流出压痕线的位置,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设定尺寸,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你就按照客户要求的尺寸做,在每个出血线的左右两边都流出一定距离(3mm)不要写文字,这样就不怕了,随便他怎么压都不会出现文字被压到。图片挡住就挡住了,文字才重要么。
至于你说的中间会凸出来,然后就看的不整齐,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你,我们做图片设计的是不能准确的做出设计的,你需要联系加工制作方,让他们给你尺寸,因为所有的印刷品在印刷前都要输入电脑设定,设定不总是按照你文件的尺寸的,有事根据机器是有改动的,因此如何设置尺寸那个设定人员一定比你清楚,你只要问了他怎么设尺寸不就知道了。而且保证不会错,即使错了也有人背黑锅和你一起。当然他们经验很丰富一般不会错。
如果你怕没面子不好意思问,完全没必要,要知道你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要是你问清楚了在做,不但是认证工作的好榜样还避免了出错的危险,任谁都会理解和支持你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4,一个页表项有多大???
一个页表项有多大?我的辅导书上有如下: “以32bit逻辑地址空间,4KB页面,4B页表项为例”我想问下,这个“4B页表项”是怎么算出来的?但是,在教材P133, 同样““32bit逻辑地址空间,4KB页面”,每个页表项暂用1B,故每个进程仅仅其页表就要占用1MB的内存空间”怎么会有两种表示方法了? 问题1: 请教高手,这个页表项是怎么算出来的?我的理解是,一个页表项该是根据该页所放的页面地址数来决定的! 比如如果一个页表中映射2^20个页面,相应每个页表项应该占据 20位即2.5B; 如果一个页表中映射2^10个页面,相应每个页表项应该占据 10位即1.25B。这样理解对吗?但是如果是算出来的,怎么同样的逻辑地址空间,同样的页面大小会有不同的页表项大小? 如果不是算出来的,难道是认为规定的吗?问题2: 在多级页表中,页表是放在哪里啊? 那么多页表是用什么形式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存放的? 是页还是 什么的?谢谢!
5,礼品册和礼品兑换册有什么区别?
礼品册就是礼品兑换册,又叫礼品卡册、礼品自选册、自选礼品册、礼册、实物礼册等,是一种实物形式的精美的小册子,一般是纸质的,或方形或长方形,类似于饭店菜单的小册子,而里边的礼品就如同"菜单"中的"菜"图文并茂,方便收礼人选礼兑礼,一般用于企业单位作为礼品当面送给自己的员工或客户;自选礼包具有礼品册相同的功能,但是表现为电子礼包的形式,是具有卡号密码网上销售网上兑换的形式,电子礼包能跨时空一键送达外地的收礼人,非常适用于异地送礼或不方便见面送礼的情况,且省却了快递实物礼册的费用和麻烦,是未来的趋势,当然像业界翘楚蓝卡优选,既有实物礼品册又有电子礼包,且实物礼品册支持一键转赠(转为电子礼包并一键送出且支持无限次转赠直至找到它最合适的主人),还可回收转为实物礼品册,就更高级更方便了。
礼册礼包是一种倡导增加收礼人选礼权、满意度,又解决企业送礼难题的自选送礼模式,每个礼册礼包精选几十款好礼组合,企业只需购买礼册礼包送给收礼人,收礼人即可在礼册内任选一款或几款心仪礼品免费兑换免费送达。
在个人家庭送礼和企业单位送礼时,可能选择的礼册礼包品牌不同,现推荐分析如下,比如蓝卡优选礼册礼包既面向企业送礼又面向个人送礼,产品针对企业送礼给客户、给员工,可以印制企业LOGO、定制封面、定制贺卡、定制收礼中心、定制兑换页面等等,总之一切视觉效果都赏心悦目,企业在送礼的同时也宣传了品牌彰显了企业形象!
6,什么是礼品册? 礼品册有什么好处?????????
礼品册是礼品兑换册,将同等价位的礼品“打包”,并附加上编号和密码,制成精美的册子,这种册子就称为“礼品册”。这样,送礼人只需送一本礼品册,收礼人收到礼品册后无需再另外付款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礼物,然后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到网站进行兑换。如果收礼人对册子里包含的礼品不满意还可以登陆网站将礼品册兑换成积分,到购买册子的网站进行挑选兑换,册内一般有几十组的精美礼品,一定程度的满足收礼人的需求。这样礼品册就达到了“收礼自选”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送礼满意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您解惑。
7,新手求教,漂移有什么技巧
用森林木桶这个问题可以给你解释一下,前面有个任务是森林木桶这个测试,所用的车子是班车还是C1级别的我忘了,反正是一个很慢的车子,这样就导致漂移的集气量很少,而且本身车子很慢,就算攒到了加速使用起来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说白了就是飘出来的加速追不回漂移时浪费的时间,最后导致还不如不漂移抓地跑了,而且这个地图太简单了,不用漂移就可以跑的很好,所以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如果换个天浪跑这个图,或者班车跑蜿蜒就不回产生漂移比不漂还慢这种尴尬了,也就是说慢车跑简单的图能不漂移就不用漂移了,漂不漂都差不多,如果漂的不好还不如抓地的速度快了,就是这样,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