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博览与熟读的关系
博览:广泛阅览 熟读:反复地阅读 博览[ bó lǎn ] 造句: 1、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你就必须博览群书。 2、李红非常喜爱读书,几乎博览了所有世界名著。 3、钱钟书先生博览群书,他写的文章思路开阔,见解精辟。 4、中小学生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 5、他在图书馆除了参阅美国小说之外,还博览群书。 熟读[ shú dú ] 造句: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3、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5、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2,博览与熟读的论据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覆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
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
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
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3,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广泛阅读书籍摄取大量的知识,不如反复熟练阅读重要书籍并深入思考阅读相关内容。 扩展资料: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出自《朱子全书•学六•读书法》。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 朱熹读书六法包括: 1、循序渐进 读书,朱熹主张要循序渐进。它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读书还有巩固性原则,即既要熟读成诵,又能精于思考。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为此,他主张读书要能成诵,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即使已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因为在他看来,“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 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熟读确实有助于理解,“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则未免陷于机械。 3、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读书方法具体包括两方面的涵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众说分纭”,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4、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上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5、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必须抓紧实践,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其二,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为此,朱熹把读书形象又深刻地比喻为救火治病、撑上水船和破釜沉舟。认为读书应该具有犹如救火治病那样的紧迫感,具有撑上水船那样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那样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6、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他指出,“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1]所谓“居敬”,敬,恭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又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著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所谓“持志”是要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参考资料:朱子读书法_百度百科
4,让的近义词是什么
“让”的近义词是令、使。 拼 音 ràng 部 首 讠 笔 画 5 基本释义 1.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 2.请:~茶。 3.许,使:不~他来。 4.任凭:~他闹去。 5.被:~雨淋了。 6.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闪避:~开。当仁不~。 8.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 9.古同“攘”,侵夺。 组词: 1、礼让 造句:礼让客气的驾驶反而得不到回报。你要是在斑马线前停车等待行人穿过,这下可好,只见行人络绎不绝,你就没完没了地耗下去吧。 解释:表示礼貌的谦让。 2、谦让 造句:他站起来,把他的位子让给了波维里先生,后者毫不谦让地坐了下来,急忙写那张对方需要的转让证明,而那英国人则在写字台的对面数钞票。 解释: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您当发起人最合适,不必~了|客人互相~了一下,然后落了座。 3、互让 造句:但是,只要中印双方都抱有诚意,本着平等相待、互谅互让的原则,我想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会有新的进展。 解释:彼此谦让。 4、忍让 造句:两国均需与武装分子缠斗---以方对抗的是哈马斯以及其他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土耳其则要对付不满意埃多里安政府寻求忍让态度的库尔德分裂分子; 解释:容忍退让。 5、让座 造句:但这照片拍摄于1956年12月21日,即在她拒绝让座的后一年,也就是美国最高法院判定蒙哥马利市巴士种族隔离体制为非法的一个月后。 解释:(~儿)(1)把坐位让给别人:电车上青年人都给老年人~。(2)请客人入座。 6、就让 造句:当我们的生命结束时,就让那些曾经和我们一起分享过痛苦遭遇的人们于内心和灵魂深处缅怀我们,而不需要一张功绩单来记住我们生命的意义。 解释:<口>即使。 7、让位 造句:但是上个月下旬,世界领导们说,那个精英俱乐部将很快让位给20国集团,一个更有代表性的全球会议,包括了新崛起的经济巨人如巴西、中国和印度。 解释:(1)让出统治地位。(2)让出坐位。 8、让路 造句:球员、球迷和记者在公开嘲笑,助理教练弗拉维奥?科斯塔把他们的不信任煽动成了一次造反,此前为给科什纳让路他不得不靠边站。 解释:给对方让开道路。 9、转让 造句:他站起来,把他的位子让给了波维里先生,后者毫不谦让地坐了下来,急忙写那张对方需要的转让证明,而那英国人则在写字台的对面数钞票。 解释:把自己的东西或应享的权利让给别人。
5,博览群书的博是什么意思
博览群书的博意思是:(量)多;丰富。 读作bó,属于常用字。 博本意是大。《管子·权修》:“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引申指丰富、宽广。 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如《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组词: 博大、渊博、博览、浩博、博士、精博、博洽、博得、博物、赌博、奥博、博彩、博爱、博引。 扩展资料: 反义词:专 意思: 1、集中在一件事上的:~心。~题。~业。~款。~科。 2、在学术技能某方面有特长:他知识面广,但不~。 3、光;只;专门:他~爱挑别人的毛病。王大夫~治皮肤病。 4、独自掌握和占有。 相关组词: 专一、专家、专心、专业、专利、专注、专门、专列、大专、专政、专职、专差、专长、专区。 博览群书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自: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聪敏绝伦,博览群书。” 释义: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从小就十分的聪明,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渊博的人。